"我们在撕开现实的裂缝!"资深物理学家陈默在紧急会议上嘶吼,"这些所谓的'传输技术',本质是在强行扭曲时空。看看这些数据——每次传输后,地球与比邻星之间的量子纠缠度都在不可逆地上升,这意味着两个星系正在产生危险的关联!"
在危机的最后关头,林深在敦煌莫高窟的密室中发现了关键线索。一卷西夏文手稿记载,千年前的文明曾因过度使用"星桥之力",导致时空结构崩塌。而现代科学家们追求的跨光年能量传输,不过是在重蹈覆辙。
当科研团队用青铜罗盘关闭传输装置时,整个戈壁滩剧烈震颤。黑色漩涡逐渐消散,但在宇宙深处,一个新的量子纠缠节点正在形成。林深望着星空,想起手稿中的最后一句话:"天工不可夺,夺之者,必遭天谴。"这场关于能量与距离的疯狂实验,究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突破,还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开端?答案,或许就藏在那片深不可测的宇宙深渊中。
4. “跨星际赋税”的科幻设定
熵税:星际账簿上的血色计算
第一章 银质税单
2187年,火星新敦煌城的居民们被天空中突然出现的巨型全息投影震惊了。银白色的光幕上,流动的文字用全宇宙通用语书写:"第73次银河熵税征收开始,各星系需在标准宇宙时72小时内上缴对应能量份额。"光幕边缘,无数银色梭形飞船划破大气层,它们表面流转的纹路,竟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飘带如出一辙。
地球联合政府紧急召开会议。"根据测算,这次征收的能量相当于太阳系全年发电量的30倍!"能源部长将数据摔在桌上,"而且这些飞船的动力系统检测不到任何常规推进痕迹,它们就像从量子泡沫中直接浮现。"更诡异的是,所有试图与飞船通讯的信号都石沉大海,只有每隔12小时重复播放的税单投影。
小主,
在火星贫民窟,机械师阿莱发现了异常。当银色飞船掠过街区,他改装的老式量子探测器竟发出尖锐警报——飞船周围的空间存在着违反相对论的曲率波动,就像有看不见的手在扭曲时空。而更令他脊背发凉的是,探测器捕捉到的微弱信号中,夹杂着类似西夏文的古老符号。
第二章 禁忌溯源
联合国考古队在敦煌莫高窟的密室中,发现了足以颠覆认知的文物。一卷用纳米银丝线书写的西夏文古籍缓缓展开,其中记载着:"星官降世,执熵之秤,量众生业火,取天地余烬。"更惊人的是,古籍旁的青铜浑天仪表面,蚀刻着与银色飞船完全相同的量子电路图。
"这不是巧合。"首席考古学家林夏将浑天仪的扫描数据投影在大厅,"西夏文明似乎早就知晓星际赋税的存在。他们甚至尝试建造'乾坤舟',一种能在星间转移能量的装置。"当研究人员对浑天仪进行光谱分析,仪器内部竟检测到微量的反物质残留——这种在地球实验室需消耗巨量资源才能产生的物质,在千年前的装置中却如同寻常材料。
与此同时,天体物理学家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异常的引力波动。那里悬浮着无数未知的环状结构,其材质与银色飞船一致,正在以某种规律吸收着太阳风的能量。更恐怖的是,这些结构的排列方式,与古籍中记载的"周天星斗大阵"完全吻合。
第三章 熵值枷锁
随着缴税期限临近,银河系各文明陷入恐慌。比邻星联邦的反物质矿脉被强行征用,仙女座商业联盟的星际航线出现神秘的能量收费站。地球联合政府尝试用核武器反击,却发现所有导弹在接近飞船时都会自发分解成基本粒子,仿佛整个攻击过程都在遵循某种更高维度的计算法则。
"这是场精密的能量收割。"理论物理学家陈默在全息会议上展示模型,"这些所谓的'赋税',实则是在平衡宇宙熵值。每当某个星系的能量无序度超过阈值,星际税官就会出现,将多余能量抽离。"他放大星图,无数光点正在勾勒出复杂的拓扑网络,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文明,而连接它们的银线,正是能量转移的通道。
但人类科学家发现了致命漏洞:所谓的"熵值平衡",实则是高等文明维持霸权的工具。当某个文明发展到威胁其地位时,税单上的能量需求会指数级增长,迫使该文明将所有资源用于"纳税"。而那些被抽走的能量,最终都汇聚向银河系中心某个未知区域。
第四章 量子博弈
在危机中,地球科学家意外激活了敦煌密室里的古代装置。青铜浑天仪开始旋转,发射出与银色飞船同源的量子信号。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正在征收能量的飞船突然停止行动,它们表面的纹路开始重组,显露出类似西夏文的警告符号:"逆熵者,必遭天谴。"
"这些装置是制衡系统的关键!"林夏在紧急研究中发现,"西夏文明似乎早就预见了星际赋税的黑暗面,他们留下的技术,是对抗这种剥削的武器。"当科研团队将浑天仪与现代量子计算机相连,整个地球的量子网络开始共振,形成足以干扰能量传输的屏障。
但反击带来了可怕的后果。银河系中心的未知区域释放出强大的能量脉冲,所有反抗的文明都遭到了降维打击般的报复。无数星球的表面开始扁平化,就像被无形的力量压成二维图画。这证明,星际赋税的背后,站着掌控维度的恐怖存在。
第五章 熵海突围
在绝望中,人类联合其他受压迫的文明,决定发起最后的反击。他们发现,每个文明的量子网络中都存在着独特的熵值指纹,就像宇宙中的DNA。通过将这些指纹编织成复杂的量子密码,或许能破解星际赋税的控制协议。
在火星古文明遗址,考古队发现了西夏文明最后的遗产——一座巨大的量子算盘。当不同文明的代表将各自的能量指纹输入算盘,整个银河系的量子网络开始产生共鸣。银色飞船的系统出现紊乱,它们的能量收集装置开始反向运转,将之前征收的能量重新释放。
但这场胜利付出了惨痛代价。银河系中心的存在被彻底激怒,它开始加速宇宙的熵增进程,试图用热寂毁灭所有反抗者。为了应对危机,各文明不得不联合起来,用收集的能量构建起巨大的熵值缓冲带,暂时延缓了宇宙的灭亡。
第六章 永恒账簿
战争结束后,银河系建立了新的星际秩序。星际赋税并未消失,但它不再是剥削的工具,而是成为了维持宇宙熵值平衡的公共服务。各文明自愿缴纳能量,用于修补被战争破坏的时空结构。
在地球的博物馆中,敦煌出土的青铜浑天仪被永久陈列,旁边展示着星际赋税的历史档案。参观者可以通过量子投影,看到千年前西夏文明留下的警示:"天地有衡,熵增有度,取之无道,必遭反噬。"
而在宇宙的某个角落,那些曾经的银色税官飞船仍在游荡。它们的量子系统中,记录着每个文明的能量账簿,就像宇宙的会计师,永远计算着秩序与混乱的平衡。人类终于明白,在这片浩瀚星海中,任何文明都无法逃脱熵的法则,但如何在法则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才是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