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74

三、沉默证人们

5. 哑巴学徒阿燊

东厂地牢的烛火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阿燊跪在角落的石板上,粗糙的麻布衣衫已经被汗水浸透。他低着头,看似在记录刑架上的惨叫,实则手指在膝盖上快速敲击着一组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密码。

"啊——!"犯人又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烙铁离开皮肉的滋滋声伴随着焦糊味弥漫开来。

阿燊的右手微微颤抖,但记录的动作丝毫不停。他的手指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运动——拇指与食指相扣,中指轻点无名指,小指蜷曲——这根本不是寻常哑语,而是戚家军火器营专用的"手势火药配比暗号"。

"记下来了吗?"楚红药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她今天穿着暗红色官服,腰间别着那把着名的红袖刀,左手腕的药纱在火光下泛着诡异的青色。

阿燊点点头,将记录呈上。楚红药扫了一眼,眉头微蹙。纸上只有几行凌乱的字迹,完全看不出犯人的供词。但她没有斥责,只是轻轻哼起了一段《木兰花慢》的旋律。

阿燊浑浊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清明。他听出了旋律中的变化——第三个小节比平时慢了半拍,第五个音符被刻意拉长。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危险临近,销毁证据。

"滚吧。"楚红药突然变脸,一脚踢翻阿燊的砚台,"没用的东西,连个供词都记不全!"

墨汁泼洒在阿燊的记录上,模糊了那些看似无意义的符号。他佝偻着背退出刑房,却在转身的瞬间与楚红药交换了一个眼神——她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很快又被冷酷取代。

回到阴暗潮湿的学徒房,阿燊确认四下无人后,立刻从床板下取出一个小瓷瓶。他将瓶中粉末倒入一碗清水中,然后将被墨汁污染的记录纸浸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墨迹渐渐褪去,纸上浮现出清晰的红色线条——赫然是一幅军器局密道图。

阿燊的手指轻轻抚过图纸,三年前的噩梦再次浮现眼前...

那是个晴朗的午后,十五岁的沈燊正在王恭厂帮父亲整理火器图纸。突然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他最后看到的,是父亲将他推入水缸,以及漫天飞舞的火星。

当他在废墟中醒来时,右臂已经严重烧伤,喉咙也被浓烟灼伤,暂时失声。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被东厂的人包围了——他们在搜寻幸存者,确切地说,是在搜寻灭口的对象。

千钧一发之际,沈燊摸到了父亲临死前塞入他手中的铜管。他灵机一动,抓起一块烧焦的木炭,在残墙上写下"哑巴"二字,然后做出咿咿呀呀的手势。东厂的人见他衣衫褴褛、面目全非,又是个哑巴,便将他带回充作学徒。

这一装,就是三年。

阿燊——他现在叫这个名字了——卷起右臂的袖子。烧伤的疤痕狰狞可怖,但在某处疤痕下,埋藏着一个微型铜管。那是父亲用生命保护的秘密:《佛郎机炮改良缺陷图》,上面详细记录了这种西洋火器的致命弱点,以及军器局内部有人故意篡改设计的证据。

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阿燊迅速藏好图纸,恢复那副呆滞的表情。

"哑巴,督公要见你。"一个番子粗鲁地拽起他。

曹无伤的书房熏着昂贵的龙涎香,与地牢的血腥味形成鲜明对比。阿燊跪在地上,额头紧贴冰冷的大理石地面。

"抬起头来。"曹无伤的声音像毒蛇般滑腻。

阿燊顺从地抬头,目光呆滞地望向这位东厂督公。曹无伤今天穿了一身绛紫色蟒袍,手中把玩着一枚铜制自鸣钟,钟摆的节奏与阿燊的心跳诡异同步。

"听说你很会'记录'。"曹无伤突然将一叠纸扔在阿燊面前,"看看这些,认识吗?"

阿燊的血液瞬间凝固——那是他过去三个月传递出去的所有密报,每一张都被特殊药水处理过,显露出隐藏的火药配比符号。

"装得挺像。"曹无伤冷笑,"沈炼的儿子,在老子眼皮底下潜伏三年,有意思。"

阿燊知道伪装已经没有意义。他慢慢直起腰,眼神不再浑浊,而是锐利如刀。

"啊...啊..."他仍然发出嘶哑的声音,但手指已经开始快速比划——不是求饶,而是一组极其复杂的火药配方,最后定格在一个特殊手势上:拇指与中指相扣,食指笔直指向曹无伤。

曹无伤脸色大变:"戚家军的'天火焚城'配方?!"他猛地站起,"来人!把他..."

阿燊的动作更快。他一把撕开右臂的疤痕,鲜血淋漓中取出那枚铜管,然后冲向窗边。东厂番子破门而入时,他已经将铜管抛向窗外——那里,一只训练有素的信鸽精准地接住了这枚微型铜管,振翅飞向南京城北。

"杀了他!"曹无伤怒吼。

第一支箭射穿了阿燊的肩膀,第二支箭钉入他的大腿。他踉跄着倒地,却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父亲,我做到了...

剧痛中,阿燊看到楚红药冲了进来。她的红袖刀出鞘,却不是指向他,而是挡在了他与东厂番子之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督公,他是重要的证人..."楚红药的声音有些发抖。

曹无伤一把推开她:"滚开!你当我不知道你们的小把戏?"他夺过一把弩箭,对准阿燊的心脏,"《木兰花慢》?真当本督是傻子?"

最后一刻,阿燊看向楚红药,手指快速比划了几个手势:谢谢、保重、再见。

弩箭离弦的刹那,楚红药的红袖刀也出鞘了。但她不是去挡箭,而是割向了自己的左手腕——那条浸满辽东乌头毒的药纱。

"红药!"曹无伤惊呼。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阿燊胸口中箭,楚红药嘴角溢出黑血,而那只信鸽已经消失在北方的天空...

当沈墨在夫子庙的暗巷中接到信鸽时,铜管中的图纸已经被鲜血浸透。他颤抖着展开《佛郎机炮改良缺陷图》,在背面发现了一行小字:

"恭厂爆炸非意外,曹与晋商改图纸,缺陷致炸,杀我父灭口。火器外运路线藏于《南京繁会图》夫子庙旗杆。——燊"

沈墨攥紧图纸,望向东厂方向。暮色中,一只乌鸦掠过血色残阳,发出凄厉的哀鸣。

阿燊用生命传递的情报,终于到了该到的人手中。

6. 葡萄牙传教士利玛德

万历二十三年秋,一艘葡萄牙商船在长江口爆炸沉没。

三天后,渔民在南京下关码头附近发现了一具被江水泡得发白的尸体。死者身着黑色教士袍,金发已经失去光泽,但紧握的双手却怎么也掰不开——里面是一串玫瑰念珠,十五颗乌木珠子被鲜血浸染成了暗红色。

"是个番邦和尚。"巡检司的小吏捂着鼻子说,"抬去义庄吧,等洋商行会的人来认领。"

没人注意到,当尸体被搬动时,念珠的十字架坠子突然断裂,露出里面一张卷得极紧的薄绢。更没人知道,这具尸体将在三天后引发一场震动南京城的轩然大波。

万历三年,澳门。

年轻的阿尔瓦罗·利玛德站在圣保禄教堂的台阶上,望着港口停泊的卡拉克大帆船。海风带着咸腥味拂过他金色的鬓角,也带来了码头边那场争执的声音。

"这批货必须今晚装船!"一个穿着大明官服的瘦高男子厉声道,他的官服下摆沾着血迹,"弗朗机人已经付了定金。"

利玛德眯起眼睛——这个大明官员说着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而且对红夷大炮的型号了如指掌。更奇怪的是,他腰间挂着一枚铜制自鸣钟,钟摆的节奏与教堂钟楼的钟声诡异同步。

"神父,您不该在这里。"

利玛德回头,看到老神父安东尼奥担忧的眼神:"那些人是魔鬼的使者,贩卖杀人的武器。"

"他们在交易什么?"利玛德问道,虽然他已经猜到了答案。

"大炮...从广州卫所偷出来的红夷大炮。"老神父在胸前画了个十字,"那个大明官员是个太监,姓曹,手段极其狠毒。上周有个水手想告密,第二天就被发现死在妓院里,心脏被挖了出来。"

利玛德握紧了胸前的十字架。作为耶稣会派来远东的传教士兼军事工程师,他深知这种重型火器落入海盗手中的后果。

当晚,利玛德偷偷溜进码头,在货箱上做了标记——用硝酸银溶液画了肉眼看不见的十字。这样无论这批货最终运往何处,只要用特殊药水就能显现标记,证明是走私品。

就在他完成标记准备离开时,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