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62

第三卷:归藏刀鸣

第七章:反物质宿命环

7.1 沉船惊变

南海的七月,骄阳似火。

林默站在"深海探索者号"的甲板上,汗水顺着她的太阳穴滑落,浸湿了耳边的碎发。她眯起眼睛,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手中的平板电脑显示着声呐扫描图——那是一个模糊但清晰的船体轮廓,沉睡在海底三百米处。

"林博士,设备已经调试完毕,随时可以下水。"身后传来技术员小李的声音。

林默点点头,将平板电脑递给他:"再检查一遍氧气储备和通讯设备,这次下潜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这是她第三次带队来这片海域。两个月前,当地渔民在捕鱼时意外打捞上来一块刻有奇怪符号的金属片,经鉴定是17世纪的物品。作为国家海洋大学最年轻的考古学教授,林默立刻意识到这可能与历史上神秘的南洋水师沉船有关。

"全体注意,准备下潜。"林默戴上潜水头盔,检查了腰间的工具包。她的心跳微微加速——每次探索未知都让她感到这种熟悉的兴奋。

随着绞盘的转动,林默和其他四名潜水员缓缓沉入碧蓝的海水。阳光透过水面,在深海中投下摇曳的光斑。下潜到一百米时,周围已经变得昏暗,只有潜水灯的光束刺破黑暗。

"看到船体了。"通讯器中传来队友的声音。

林默调整方向,潜水灯照向下方。一艘木质帆船的残骸逐渐显现,船身已经严重腐朽,但整体结构依然可辨。船艏雕刻着一条盘龙——明朝水师的标志。

"分散搜索,注意安全。"林默下达指令,自己游向船体中部。

腐朽的甲板在她触碰时碎裂,露出下方的船舱。林默小心地清理障碍物,突然,一道金属反光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一个与现代潜水设备格格不入的银灰色金属物体,嵌在腐朽的木板中。

"发现异常物品。"林默的声音因惊讶而略微颤抖。她小心地取出随身携带的水下相机,拍下这个奇怪的发现。

那是一个长约两米的圆柱体,表面光滑得不可思议,即使在海底沉睡了几个世纪,也没有任何锈蚀痕迹。更令人震惊的是,圆柱体上清晰地刻着一行字:

"德堡银行财产,永历十三年"

林默的呼吸几乎停滞。永历是南明最后一位皇帝的年号,永历十三年即公元1659年。但那个金属圆柱体的材质和工艺,分明是现代科技的产物!

"小李,我需要立即打捞这个物品。"林默通过通讯器呼叫支援,"准备起重设备,小心操作。"

三个小时后,那个神秘的金属圆柱体被安全地吊装到"深海探索者号"的甲板上。阳光下,它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与周围古老的沉船残骸形成鲜明对比。

林默戴上手套,小心地检查圆柱体表面。除了那行刻字,她还发现了一个精巧的锁扣装置,看起来需要某种特殊的钥匙才能打开。

"这不可能..."林默喃喃自语,"这种钛合金的冶炼技术,17世纪根本不存在。"

"林博士!"实验室主管王教授匆匆走来,"初步扫描显示,这个容器内部是真空状态,而且..."他压低声音,"有微量的反物质湮灭痕迹。"

林默猛地抬头:"你说什么?"

"舱内残留的反氢原子湮灭光子能量达到3.6×10^14焦耳,精确对应..."王教授咽了口唾沫,"11万斤生铁的质能转换。"

甲板上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海浪轻轻拍打船体的声音。林默感到一阵眩晕,她扶住栏杆,努力消化这个荒谬的信息——一艘17世纪的沉船上,发现了一个现代甚至超现代科技的反物质燃料舱?

"立即封锁消息,"林默迅速做出决定,"联系国家安全部门,我们需要最高级别的保密和支援。"

三天后,北京,国家高能物理研究所。

林默站在防辐射观察室外,透过厚厚的铅玻璃看着里面的科学家们操作精密仪器。那个神秘的燃料舱被放置在特制的磁场约束装置中,十几台监测设备围绕在周围。

"林博士。"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走出来,摘下防护面罩,"我是程远,反物质研究组的负责人。"

林默与他握手:"有什么新发现吗?"

程远的眼神闪烁着兴奋与困惑:"首先,确认这个燃料舱的材质是钛合金TC4,但纯度达到了99.9999%,现代工业几乎不可能做到。其次,内部确实检测到反氢原子湮灭的痕迹,能量计算准确无误。"

"年代测定呢?"林默最关心这个问题。

"这就是最奇怪的部分。"程远推了推眼镜,"碳14测定显示这个金属舱体至少有360年历史,与刻字上的永历十三年吻合。但它的技术..."

"跨越了四个世纪。"林默替他说完。

程远点点头:"还有更不可思议的。我们破译了舱体上的部分符号,那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密码,指向一个叫'德堡银行'的机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默皱眉:"我查过历史资料,17世纪确实存在一家德堡银行,总部在荷兰,主要经营远东贸易金融业务。但怎么可能..."

"我们联系了欧洲的历史学家,"程远打断她,"发现德堡银行在1640年代确实与明朝皇室有秘密往来,特别是南明永历朝廷。有传言说他们资助了一个秘密科技项目,但具体内容从未被证实。"

林默感到背脊一阵发凉。如果这个燃料舱真的来自17世纪,那么人类科技史将被彻底改写。或者...还有另一种更可怕的可能性。

"程博士,你认为...时空旅行是否可能?"

程远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根据现有的物理理论,时空穿越需要负能量和虫洞技术,远超出人类目前的能力。但..."他看向燃料舱,"这个物体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物理定律的挑战。"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红灯闪烁。

"怎么回事?"林默警觉地问。

程远快速查看监控屏幕:"磁场约束不稳定!燃料舱内部有能量波动!所有人立即撤离!"

他们刚冲出观察室,身后就传来一声闷响。林默回头,透过玻璃看到燃料舱表面浮现出诡异的蓝色光纹,如同电路板上的电流,在钛合金表面流动。

"它在...激活?"林默难以置信。

程远脸色苍白:"不,更像是某种信息释放。看那些光纹,它们在组成图案!"

光纹确实在变化,逐渐形成一个复杂的符号——一个林默在历史文献中见过的标志:德堡银行的徽记,中央多了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奇怪图形,像是某种科技装置的简笔画。

突然,所有灯光熄灭,整个研究所陷入黑暗。几秒钟后,备用电源启动,但燃料舱表面的光纹已经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记录下刚才的现象了吗?"林默急切地问。

程远检查设备:"所有监测数据都被清除了,就像...被某种电磁脉冲抹去一样。"

林默的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加密信息。她解锁屏幕,看到国家安全部门的紧急通知:

"立即转移燃料舱至B地点。你们已被监视,注意安全。"

林默和程远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窗外,一辆黑色轿车无声地滑入研究所的停车场。

"我们得走了,现在。"程远低声说,迅速指挥助手们准备转移设备。

林默则拨通了另一个号码:"苏芮?是我。我需要你的帮助,关于那个德堡银行...对,现在就要。"

电话那头的女声冷静而专业:"我已经在路上了,二十分钟后到研究所后门。带上你的发现,别走正门。"

挂断电话,林默深吸一口气。苏芮是她在军校时的同学,现在任职于军方科技情报部门。如果事情已经严重到需要她介入,那么这个燃料舱的秘密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危险。

二十分钟后,林默和程远带着装有燃料舱样本的保险箱,悄悄从消防通道离开。研究所后巷,一辆不起眼的灰色面包车等候着。车门滑开,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女性面孔——苏芮,剪着利落的短发,眼神锐利如鹰。

"上车,快。"苏芮简短地说,同时警惕地扫视四周。

面包车驶离后不久,三辆黑色SUV驶入研究所前门。林默从后视镜看到这一幕,心跳加速。

"谁在追我们?"程远紧张地问。

苏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递给林默一个平板电脑:"先看看这个。关于德堡银行的解密档案。"

屏幕上显示一份古老文件的扫描件,上面是褪色的墨水笔迹:

"1645年,德堡银行代表范德维尔觐见永历皇帝,献'天火'一具,言可焚敌舰于百里之外。帝秘藏之,唯太子与首辅知之..."

林默瞪大眼睛:"'天火'...会不会就是那个燃料舱?"

"继续往下看。"苏芮说。

文件的后半部分描述了1659年的一场海战,明朝水师使用"天火"对抗荷兰舰队,但发生了意外爆炸,导致数艘战船沉没。文件最后有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记载:

"天火失控,白光闪过,舰船尽成铁水,士卒蒸腾无迹。唯余一舱,刻德堡印记,冰冷如初..."

程远倒吸一口冷气:"这描述...像极了反物质湮灭的效果。"

"问题是,"苏芮冷静地指出,"17世纪怎么可能有反物质技术?除非..."

"除非德堡银行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林默接上她的话,感到一阵眩晕,"或者他们接触到了某种...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技术。"

面包车突然急刹车。前方路口,两辆黑色轿车横向停住,堵住了去路。

"抓稳了!"苏芮猛打方向盘,面包车一个急转弯冲上路肩,撞开护栏驶入反向车道。

林默紧抓扶手,在颠簸中看到追兵车窗里伸出的枪管。

"他们是谁?"程远惊恐地问。

"零点组织。"苏芮咬牙道,同时从座位下抽出一把手枪,"国际科技黑市最大的买家,专门收集尖端科技——尤其是那些不该存在的技术。"

小主,

一声枪响,后窗玻璃碎裂。林默俯下身,感到子弹擦过头顶嵌入前座椅背。

苏芮猛踩油门,面包车如离弦之箭冲入一条狭窄的巷道。追兵暂时被甩开,但林默知道,这场追逐远未结束——而那个神秘的燃料舱,显然隐藏着足以让人杀人的秘密。

7.2 质能碑文

贵州深山,暴雨如注。

林默紧握着车厢扶手,越野车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前行。三天前从北京那场惊险追逐中逃脱后,他们带着反物质燃料舱的样本一路南下,按照苏芮获得的线索来到这片人迹罕至的山区。

"还有两公里。"苏芮盯着GPS,雨水拍打在挡风玻璃上,雨刷器拼命摆动也赶不上暴雨的速度。"根据解密档案,德堡银行在1650年代曾在这里建立过一个秘密研究点。"

后座的程远推了推眼镜,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卫星图像显示这片区域有异常地热特征,但地质调查记录中从未提及。"他放大图片,"看这个山体轮廓,像不像是...人工开凿的?"

林默凑过去,雨水模糊的车窗映着她疲惫的脸庞。连日奔波让她眼下浮现出淡淡的青色,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炬。屏幕上,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侧面确实呈现出不自然的几何形状——太过规则的弧形,绝非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