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莽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警惕地观察四周。按照周明远的说法,照片中的第三人应该就在这里工作。但整个基地看起来已经废弃多时——破碎的窗户,疯长的野草,以及那些早已停止运转的农业气象设备。
他摸了摸腰间的手枪,确保它还在那里。怀表在口袋里沉甸甸的,那块不知名的金属碎片似乎比早上更冷了,即使隔着衣服也能感受到它的寒意。
"有人吗?"赵莽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基地里回荡。
没有回应。他决定从最近的一栋建筑开始搜索。标着"基因实验室"的牌子歪斜地挂在门框上,玻璃门上的灰尘厚得几乎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赵莽推开门,灰尘扑面而来。实验室内部出人意料地整洁,与破败的外观形成鲜明对比。设备看起来都很先进,有些甚至是军方研究院都尚未配备的最新款。角落里,一台基因测序仪正在运转,指示灯有规律地闪烁着。
"李教授?"赵莽试探性地叫道,想起了父亲日记中偶尔提到的"老李"。
"别动!"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同时赵莽感到有硬物抵住了他的后腰。
赵莽僵在原地,慢慢举起双手:"我是赵铁山的儿子。"
身后的呼吸声明显一滞。几秒钟后,压力消失了。赵莽转过身,看到一个约六十岁的瘦小老头,满头白发,戴着一副厚如瓶底的眼镜。老人手里拿的不是枪,而是一把实验室用的金属镊子。
"赵莽?"老人的声音颤抖着,"铁山的儿子?都这么大了..."
"您是李教授?'夸父计划'的第三人?"赵莽直接问道。
老人的眼睛在镜片后瞪大了:"周明远告诉你的?那个老东西还活着?"
赵莽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被烧毁部分的照片。李教授——现在确认了身份——接过照片,手指轻轻抚过父亲年轻的面容。
"二十年了..."李教授喃喃道,突然警觉地抬头,"你为什么现在来?发生了什么?"
赵莽简要讲述了MH-1708和金属氢的发现,以及父亲死亡现场相同的编号。随着他的讲述,李教授的脸色越来越苍白。
"闭环开始了..."老人低声说,转身走向实验室深处,"跟我来。"
赵莽跟着李教授穿过几道安全门,来到一个隐蔽的地下室。这里的设备更加古怪——一部分是精密的基因编辑装置,另一部分看起来像是微型粒子对撞机。墙上贴满了各种图表和照片,其中一张特别引起了赵莽的注意:一片高粱田,但穗粒呈现出诡异的金属光泽。
"这是什么?"赵莽指着照片问道。
李教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一个保险柜中取出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里面装着几粒看起来普通的高粱籽粒。
"你父亲发现的第一个异常。"李教授终于开口,"金属氢不只是能源或武器...它能改变时空结构,创造因果闭环。"
赵莽感到一阵眩晕:"这和转基因高粱有什么关系?"
李教授打开电脑,调出一组基因序列:"2003年,我们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金属氢产生的场可以使生物DNA发生特殊变异。这些变异不是随机的,而是...带有信息的。"
屏幕上的DNA序列闪烁着,某些片段被标记成红色。赵莽凑近看,突然意识到那些红色标记的排列方式异常规整。
"摩尔斯电码?"他脱口而出。
李教授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比我想象的敏锐。没错,这些变异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们被编码了。"
他敲击键盘,将红色片段提取出来,转换成电码信号。几秒钟后,屏幕上出现一行文字:
"当十一万量子归位,黄河即是克莱因瓶之颈。"
赵莽盯着这行字,每个词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如同天书。"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花了十年才部分破译。"李教授的声音低沉,"简单说,这是一个时空坐标。当足够多的金属氢在特定条件下被激活,黄河某处会成为时空扭曲点——就像克莱因瓶的瓶颈,连接瓶子的内外表面。"
赵莽想起物理课本上的克莱因瓶——一个没有内外之分的拓扑结构,理论上如果存在,可以让物体从"内部"直接穿越到"外部"而不经过边界。
"你是说...金属氢可以创造时空隧道?"赵莽感到喉咙发紧。
李教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打开另一个文件。这是一份法医报告,赵莽立刻认出是父亲的那份。
"看这个。"李教授指着胃内容物分析部分,"你父亲死前吃过的东西。"
报告中详细列出了胃内残留物的成分:未完全消化的高粱颗粒。这本身并不奇怪——父亲爱吃高粱粥。但接下来的数据让赵莽的血液几乎凝固:这些高粱的基因测序显示含有21世纪的专利基因标记,但碳14测年却显示它们生长于明朝万历十一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可能..."赵莽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时空已经出现裂缝。"李教授严肃地说,"金属氢不仅扭曲了现在,还影响了过去。那些高粱确实生长在万历年间,但它们的DNA被未来的信息污染了。"
赵莽的大脑疯狂运转,试图理解这个悖论。他想起了法医报告新增的那条备注——弹头含有转基因高粱成分。如果子弹来自未来...
"我父亲是怎么死的?"赵莽突然问道,"真的只是意外吗?"
李教授取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眼睛:"铁山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决定销毁所有研究数据。他认为人类还没准备好掌握改变时空的能力。但就在他行动前...MH-1708出现了。"
"来自未来的武器..."赵莽喃喃道。
"或者过去的,谁知道呢?"李教授苦笑,"在闭环中,因果是相互的。你父亲可能既是受害者,也是...触发者。"
这个想法太过沉重。赵莽走到实验室另一侧,那里放着一个奇怪的玻璃装置——一个完美的克莱因瓶模型,里面装着某种泛着蓝光的物质。当他靠近时,怀表中的金属碎片突然变得异常冰冷。
"那是金属氢的稳定态。"李教授解释道,"我们只能保存这么一小点。真正的储存点在..."
他突然停住,警惕地看向天花板。赵莽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汽车引擎声。
"他们找到这里了。"李教授迅速关闭所有设备,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硬盘塞给赵莽,"拿着,所有研究数据都在这里。从后门走,去黄河石林。十一万量子...指的是那里的岩石数量。"
"谁在追你?"赵莽接过硬盘,心跳加速。
"'夸父计划'的后续组织。"李教授推着他向后门走去,"他们相信金属氢是终极武器,可以改写历史。你父亲和我...我们不同意。"
引擎声越来越近。李教授突然抓住赵莽的手:"记住,闭环既是因也是果。你可能已经在这循环中无数次了..."
后门打开,刺眼的阳光照进来。赵莽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老人——父亲的老战友,一个守护了二十年秘密的科学家。
"李教授,一起走!"赵莽喊道。
老人摇摇头,露出一个平静的微笑:"我的任务完成了。现在轮到你,铁山的儿子。找到真相,打破闭环。"
一声巨响从前门传来。李教授猛地关上门,将赵莽推向外面的世界。赵莽跑了几步,听到实验室里传来喊叫声和打斗声,然后是...一声枪响。
他僵在原地,手伸向腰间的手枪。但理智告诉他现在冲回去毫无意义。硬盘在口袋里沉甸甸的,怀表中的金属碎片冷得像冰。
赵莽转身跑向基地外围的戈壁滩,那里停着他的车。身后,几辆黑色越野车已经包围了实验室。他看不清那些人的脸,但能感觉到他们不是普通的军方人员。
车子发动时,赵莽最后看了一眼后视镜。基地上空,一群乌鸦惊飞而起,盘旋在烈日之下,如同某种不祥的预兆。
他打开导航,输入"黄河石林"。距离三百公里,沿途荒无人烟。硬盘连接上车载电脑,海量数据在屏幕上滚动。赵莽一边开车一边快速浏览,试图找出关键信息。
大部分文件都经过加密,但有一份视频文件自动播放起来。画面中是年轻的父亲和李教授,背景是某个地下实验室。日期显示是2003年4月15日——父亲死亡前一周。
"第七次实验记录。"视频中的父亲说道,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金属氢在生物载体中的稳定性超出预期。DNA编码信息可以跨越时空传递。重复一遍,DNA可以存储和传递跨时空信息!"
镜头转向一个实验台,上面放着几株转基因高粱。李教授的声音从画面外传来:"接收端的高粱确实显示了预期变异,但发送端的样本...出现了时间紊乱现象。"
"时间紊乱?"视频中的父亲皱眉。
"碳14测年显示,部分组织似乎...来自古代。"李教授的声音充满困惑,"就像时空在样本上产生了褶皱。"
视频突然中断,跳转到另一段。这次画面很不稳定,似乎是偷拍的。父亲和李教授正在激烈争论。
"必须销毁所有样本!"父亲坚决地说,"这不是人类该触碰的领域。"
"但想想这技术的价值!"李教授反驳道,"我们可以解决能源危机,治愈疾病..."
"也可以改写历史,制造独裁!"父亲拍桌而起,"老李,你看到那些DNA里的信息了。有人在未来已经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