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赋:按《鱼鳞图册》虚拟亩数折算
- 商税:以用户IP地址对应万历年间府县税率
- 盐课:根据用户社交活跃度模拟盐引交易
“他们在用21世纪的技术,重建400年前的财政系统……”周临川的指尖发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当全球“纳税”总量突破十一万两虚拟白银时,灾难降临。
2. 区块链崩溃与物理映射
以太坊主链率先宕机。
“不是黑客攻击。”工程师们绝望地发现,“是数据本身在变异。”
每一笔“纳税交易”的哈希值,都在区块链上自发重组为《万历会计录》的原始条目。更恐怖的是——
这些数据开始影响现实。
杭州抗倭遗址上空,天文台捕捉到诡异的光谱信号:一颗不应存在的白矮星,在400光年外闪烁,其光谱特征精确匹配钱德拉塞卡极限——恒星坍缩成中子星的临界点。
“这不可能……”天体物理学家陆微声音颤抖,“那个坐标从来没有任何记录……”
直到她调出张居正琉璃片的量子层析数据。
白矮星的光谱线,与琉璃片显示的“张居正脑密度”完全一致。
3. 认知瘟疫的传播机制
疾控中心的紧急会议上,神经科学家展示了更骇人的发现:
“这不是普通的信息病毒。”她调出fMRI扫描,“参与者的大脑皮层出现了‘历史记忆寄生’。”
患者们的神经元突触正在重构,形成与万历朝户部文吏完全相同的神经回路。他们开始无意识地书写明代户帖,甚至——
“第47号病例刚刚用毛笔写了《一条鞭法》的改良方案。”医生递上宣纸,墨迹未干,“但他从未学过文言文。”
最可怕的证据来自量子实验室。当研究员用磁共振扫描患者大脑时,仪器捕捉到1582nm波长的光子辐射——与张居正琉璃片的干涉条纹同频。
“他在通过认知瘟疫复活。”林语桐看着自己手臂上蔓延的鱼鳞册刺青,“不……是我们在变成他。”
4. 紫禁城上空的数学幽灵
深夜的北大计算中心,陈默启动了最终推演。
量子计算机“河图”吞入全球社交媒体数据,吐出的结论让所有人窒息:
【认知瘟疫传播公式】
R = β × (1 - e^(-λt)) × N
其中:
- β = 张居正琉璃片的量子退相干率
- λ = 人类历史观测欲望系数
- N = 全球区块链节点数
“我们搞错了。”陈默突然大笑,“不是我们在观测历史——”
投影屏上,德雷克方程再度浮现,但这次第七参数L(文明寿命)被替换为明朝国祚276年。
“——是历史在观测我们。”
第二章:麦克斯韦妖的刀锋
场景1:卯时程序的暗网觉醒
卯时程序的暗网觉醒
凌晨四点十三分,林夏被连续不断的手机警报声惊醒。她摸索着抓起床头的手机,眯眼看向屏幕——三十七条紧急通知来自她设置的全球DNS监控系统。最上方一条用红色标记:"根服务器异常解析记录,优先级:毁灭级"。
"见鬼。"林夏瞬间清醒,一个翻身坐起,光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她的公寓墙壁上挂满显示屏,此刻全部闪烁着警告标志。中央主屏显示全球DNS查询的实时流量图,原本应该均匀分布的请求节点,此刻全部涌向几个异常IP。
林夏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异常解析记录。当看到返回内容时,她的手指悬停在键盘上方,瞳孔微微扩大。
"《天工开物·瘟疫篇》?"她轻声读出屏幕上那段晦涩的古文,"'凡制瘟,取尸毒三分,合以铁册灰,寅时埋于十字街心,卯时掘之,则瘟行百里...'这是什么鬼东西?"
她迅速打开维基百科,搜索"明代瘟疫"。页面加载出来的不是历史条目,而是一连串复杂的数学符号——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过程,但所有变量符号都被替换成了《万历会计录》中的田亩数字。
"DNS污染?不,没那么简单..."林夏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她打开微信,给技术组的同事发语音:"老赵,立刻检查AWS东京区域的——"
语音发送键还没松开,屏幕上就自动生成了文字转译。但不是她刚才说的话,而是一段诡异的文言文:
"锦衣卫北镇抚司密报:嘉靖三十七年五月初三,程道士以尸毒炼金术惑众,已着东厂拿问。其术载于铁册,藏于星位,卯时当显。"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微信界面右上角显示这段语音的声纹识别结果:匹配度98.7%,已故研究员程世清。
林夏的手微微发抖。程世清是她在清华读博时的导师,三年前在云南考古现场离奇死亡,官方报告说是真菌感染导致的多器官衰竭。但此刻,他的声纹出现在她的手机里,转译着四百年前的锦衣卫密报。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调出网络监控工具。全球DNS异常始于23分钟前,源头指向AWS的某个根服务器。攻击者没有使用常规的DNS劫持手段,而是某种她从未见过的协议——数据包结构呈现出分形几何特征,就像...就像CERN上周公布的量子纠缠态模式。
小主,
林夏突然想起什么,快速登录暗网监控节点。在一个通常用于交易零日漏洞的加密论坛,一个新建的帖子正被疯狂转发。标题只有四个字:"铁册卫归"。
帖子内容是一段视频。画面中,一个戴着明代锦衣卫面具的人站在服务器机房前,声音经过电子处理:"寅时埋毒,卯时掘之。今以铁册卫朊病毒代码注入AWS根服务器,重启万历瘟疫程序。量子通道已开,虚实将不分。"
视频最后闪过一行代码注释://卯时程序 v1.0.1593 张居正签批
林夏的血液几乎凝固。她立刻拨通了CERN李维的电话,但听筒里传来的不是拨号音,而是一段古怪的吟诵,像是某种道教咒语混合着电子杂音。更可怕的是,她公寓里的智能家居系统突然全部启动,空调出风口喷出一股带着霉味的冷风,灯光忽明忽暗,所有显示屏上开始滚动显示《天工开物》的片段。
"物理隔离!"林夏冲向电源总闸,却在触碰开关的瞬间被静电击中。一股尖锐的疼痛从指尖窜上手臂,同时她的视网膜上竟然短暂浮现出一行发光文字:"铁册卫千户所警告:勿阻天工"。
当视线恢复正常时,林夏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自动打开了一个终端窗口,正在执行某种她从未见过的编译过程。代码结构极其古怪——上半部分是完全规范的量子计算算法,下半部分却是用古代星象术语编写的程序逻辑,中间由一系列诡异的符文连接。
"量子-星象混合编程?"林夏盯着屏幕上那行最醒目的函数定义:void 卯时程序(bool 虚实桥接, int 天罡数)。编译进度条显示78%,状态提示:"正在构建拓扑结构"。
她当机立断,拔掉网线,用U盘启动了一个干净的Linux系统。但即便在离线状态下,新系统启动后仍然自动加载了一个陌生进程——"tieceserver.exe",占用CPU高达99%。系统日志显示这个进程竟然是通过BIOS固件层注入的。
"朊病毒特性..."林夏想起视频中提到的术语。正常朊病毒可以改变蛋白质构象,而这种数字朊病毒似乎能改写硬件固件。她颤抖着打开频谱分析仪,检测公寓内的电磁环境——在2.4GHz频段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尖峰,波形特征与CERN公布的尸毒孢子量子信号完全一致。
窗外,北京的黎明刚刚降临。林夏看向窗外,发现对面写字楼的LED广告牌全部变成了明代风格的文字,滚动显示着"万历八年清丈田亩数"。更远处,几架无人机在空中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案——正是CERN液氦泡室中出现的克尔黑洞模型。
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加密信息弹出。发信人显示"张明远",内容是:"不要相信任何电子设备。铁册卫不是黑客组织,他们是活的量子记忆。程世清的死因是——"
信息在此处中断。林夏抬头,发现公寓的烟雾报警器不知何时变成了红色,正对着她缓缓旋转,像一只监视的眼睛。
就在这时,笔记本电脑上的"卯时程序"突然编译完成,屏幕闪现出一幅全息地图——明朝万历年间全国田亩分布图,但某些区域标记着奇特的符号。林夏立刻认出其中一个是云南绝户地的坐标,正是程世清死亡的地点。
程序最后输出一行闪烁的警告:
"虚实桥接完成。天罡三十六数对应现代三十六台量子计算机。蚀空倒计时:23:59:59"
林夏的皮肤上冒出细密的冷汗。她终于明白了这场"数字瘟疫"的真正目的——不是破坏,而是连接。某种跨越四百年的量子通道正在形成,而程世清、李维和张明远,都只是这个庞大拼图中的碎片。
她撕下一张便签纸,用最原始的钢笔写下:"铁册卫是活的量子程序。卯时程序要在虚实之间打开通道。必须找到三十六台量子计算机。"然后吞下了这张纸。
当林夏再次看向窗外时,朝阳的光芒中似乎漂浮着无数微小的金色孢子,它们排列成复杂的几何图案,与笔记本电脑上显示的"拓扑结构"一模一样。
场景2:戚家刀的热力学叛变
国家博物馆地下三层的超导实验室里,苏芮的呼吸在面罩上结了一层薄雾。她调整12特斯拉超导磁体的参数,透过观察窗凝视着悬浮在磁场中央的那把戚家军佩刀。这是戚继光亲兵使用过的制式武器,出土于浙江台州抗倭遗址,刀身布满奇特的结晶化锈蚀。
"记录:第七次强磁场测试,场强12T,温度4.2K。"苏芮对着录音设备说,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刀镡处的钼酸锂晶体再次出现异常反应。"
磁场启动的瞬间,那把沉睡四百年的冷兵器突然震颤起来。刀身上的锈迹如蛇蜕般剥落,露出镜面般的金属表面。更惊人的是,刀身开始沿着某种拓扑结构展开,在磁场中形成复杂的几何形状——一个完美的麦克斯韦妖模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啊..."苏芮凑近观察窗。展开的刀身构成了麦克斯韦妖的"门"结构,而刀镡处的钼酸锂晶体正在以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方式运行——它选择性地吸收着遗址土壤中带来的"历史混沌",同时释放出有序的能量流。
实验室的温度监测仪突然报警。刀身周围形成了一个逆熵区域,温度梯度与正常物理规律完全相反。苏芮迅速调出光谱分析,发现钼酸锂晶体发出的荧光中包含着《考成法》的条文片段——这是张居正改革的核心考核制度。
"这不可能..."苏芮的手指悬停在控制面板上方。就在这时,展开的刀身表面浮现出微小的刻度,她调整电子显微镜焦距,看清那些刻度标记的竟然是普朗克长度单位。这把十六世纪的冷兵器,不知为何被刻上了量子引力尺度的度量衡。
苏芮决定进行更激进的实验。她从液氮罐中取出一管冷冻的DNA样本,这是从绝户地尸毒孢子中提取的古代基因材料。当她把样本送入磁场范围时,戚家刀突然自发重组为战斗形态,刀锋精准地斩向DNA链。
每一次刀光闪过,质谱仪就记录到一组奇特的霍金辐射信号。苏芮将数据输入量子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令她毛骨悚然——每次DNA链被斩断,万历年间就有一亩隐田从《万历会计录》中"蒸散"消失,转化为对应的霍金辐射能谱。
"你在改变历史..."苏芮喃喃自语。她打开全息投影,将CERN提供的万历隐田分布图与刀斩DNA产生的霍金辐射图谱叠加。匹配度高达99.9%,每一处辐射峰值都对应一处隐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