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看了一下系统时间,已经下午六点多了,晚上还答应了跟村民联欢庆贺,所以今天是不能去的了,明天又约好了到县学报到,也是没有时间看,而且入学后,恐怕一时半会也抽不出时间来,看来得制水泥的事要延后了。
张华此时恨不得自己另有一个分身的系统,这样可以同时做多样的事情。但是现实中毕竟无法做到,不由有些遗憾,说:“今天没有时间了,明天恐怕也不行,晚一些时间吧,到时再麻烦张越叔你。看不了那个石山的石头,不确定是不是我需要的东西,心里有点不踏实罢了。”
一直跟在张华身后的罗强见到张华有些遗憾,便说:“公子,张越大叔说的这个小石头山,我大概知道它的位置。因为之前俺跟俺娘是从西边过来的,有经过那里。不如俺现在过去,在那边凿下一两块石头,再带回来给公子您看,这样不就知道是不是公子您要的东西了?”
张华一想,这也可行,刚好众人出来视察田地有带着锄头,便把锄头让罗强带着过去。张华又交待罗强要注意安全,也不必多凿,只需要带一块石头回来就够。张华又担心夜晚行动不方便,便把怀中的打火机和一包小蜡烛交给罗强,此前罗强多次见过张华使用打火机和蜡烛,所以他也会使用。
罗强向张华抱拳行了个礼,就拿着锄头出发,出发时还不忘跟刘勇说要注意保护张华的安全。罗强与刘勇这一阵相识下来,他对刘勇也颇为欣赏,身强力壮的,对张华还忠心谨谨,自己不在公子身边正好拜托刘勇来看好张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勇自然满口答应,然后众人目送着罗强离开,便离开田陌回到了村里去。
回到村里,天色已经慢慢的黑下来,罗大娘那边准备的食物煮得也差不多了。除了羊肉外,张华家里也没有其他的特别东西,所以张华让罗大娘煮了两大锅的羊肉汤和一锅羊杂汤,另外还用羊油和大米熬了好几大锅的粥。大良乡三十多户人家一百多的人口,勉强也够吃了。
食物煮好后,张华让刘勇和陈大牛把几个铁锅搬到院子外的空地处,又点上篝火。一时间,红色的火光和飘香的食物香味,加上张华大声的吆喝,吸引着众村民纷纷前来,空地这边开始热闹了起来。
村民们齐聚在空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不时传来阵阵欢笑。而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
随着人群的聚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开始。张越等与张华较为亲近的人及村里一些平时较受人尊重的老者围坐在张华的附近,其他人则在较外一层,妇女儿童则在外层,有条不紊分布着坐下来,然后罗大娘母子及陈大牛,刘勇等人,根据村民的需要,给他们派发食物。
众村民围坐在旁,先是向张华感谢了几番,然后一边吃喝食物,一边分享着家常和故事。这一夜,笑声和欢呼声响彻整个村庄。
在村民放开拘谨吃喝了好一阵后,张华看村民都吃得差不多了,便站起身来,从怀中拿出一份公文给村中一个有些文化的老人看,说:“张阳叔爷,县衙那边说张茂坐牢了,所以剥夺了他里正的职位,但是我们大良乡的里正不能没有。”
“本来县里想让小子来担任里正的,但是小子的年纪尚轻,加上我后面还要到县学读书,没有时间长期在乡里,所以并不适合当村中的里正。于是县衙让我带这个公文回来,在乡里挑选一个办事得体又有人望的人来做里正。您老人家看看这个公文,然后给我们一个意见,推举一个心中认可的人出来。”
那个叫张阳的老人,听了张华的话后,恭谨的拿起公文细看一番,又望了坐在张华身边的众人并一边看一边思索。当张阳的眼睛停留在张越身上时,他点了点头,然后说:“本来以华哥儿与县里的关系,做我们乡的里正才是最适合的。但是浅水不困蛟龙,华哥儿还有更好的前程,不能浪费在这个穷乡里,所以在村里另选一个人来做里正是应该的。至于我的意见,我认为张越挺合适的,不知其他人可有意见?”
张华听了张阳的话,立即第一时间表示了赞同。
张越在参加县里劳役前就在乡里以热心肠广有人缘,后来与张华同在县里服劳役,与张华的关系亲近,深受张华信任,而且一如继往的对村中的事情很热心。所以众村民听得张华表态,也纷纷赞同了起来。
张越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