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内观

稷下的一天 狗到最后 3224 字 1个月前

除了坐姿,李明还可以用站姿、步行、躺卧,甚至在身体稍作小移动时进行禅修。禅修,不仅仅是一种身体姿势的摆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随时与内心对话的方式。每一个姿势和活动,都可以成为他修习禅定的工具,帮助他更好地探索内心的奥秘。

李明应接纳并享受每一种姿势和活动带来的感受,同时保持对当下的敏锐觉察。无论是站姿、步行、躺卧还是其他微小的动作,都是生活给予李明的礼物,让李明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己。

赤脚站立,让脚板平稳地接触地板,就像树根深深地扎根于大地,让李明感受到大地的坚实与温暖。保持身体直立,如同山峰般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双手互握,将身心连接在一起,让李明更加专注于当下。

站立禅修的方法与坐着禅修的方法相同。当李明站着时,他也可以像坐禅时一样移动他的手,关注他的呼吸,注意他胸口刺痛的感觉或足底的感受,就像他坐着时所做的那样。站立禅修与坐着禅修的不同之处在于,坐着时是观察臀部接触的感觉,而李明站着的时候则是观察脚底接触的感觉。

当李明专注于脚底接触的感觉时,他可能会感到脚底发热、变硬、变紧、沉重、麻木或刺痛等,这些感受可能会从腿部上升到身体的其他部分,有时他可能会觉得失去了平衡、头晕或头痛等。尽管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出现,但李明不必害怕,他只需继续观察,如同在海浪中坚定前行的船只,不被外界的风浪所干扰。

当李明步行时,他的颈项和背部必须保持挺直,这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还能让气息在身体内更加顺畅地流动。脚底要与地板平行,让脚与大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眼光投在两米前的地板上,专注于眼前的道路,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所分散注意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需要仔细观察每一步脚底的感觉。提起、移动或接触,每一个动作都是李明与大地对话的方式。他只需要关注脚板或脚趾的感觉,让这种感觉充满李明的整个身心。走了一段时间后,李明会开始察觉到感觉。提起脚底时,他会感觉到略有粘粘的感觉,这是一种身体与大地之间的微妙联系,让李明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在脚下流淌。

要有正念,不要东张西望,要觉知脚板以及李明所走的路。这样一来,李明会发现从脚底、腿部、膝盖、身体甚至头部都有许多感觉。每一个感觉都是李明内心的波动,是李明对生活的感受。尽量专注于观察每一步伐所产生的感觉,如同欣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行禅时,观察提脚、往前移脚及踏到地板的感觉,并体验“身触”的生灭。随着禅修的深入,李明会逐渐体验到“意触”以及其他效应。“意触”就像是内心的涟漪,它会扩散到李明意识的每一个角落,让李明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禅修必须坐着进行,但尝试过行禅后,他们的坐禅会有所进步,而且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这是因为行禅让李明动起来,让李明的身体和心灵在不同的状态下进行对话,达到一种更加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为了更成功地练习行禅,李明在步行时必须保持脚底与地板平行,并在提起、移动及踏下时持续仔细观察脚底的感觉。当一个人已经熟练地掌握并理解行禅时,他对行禅会非常有用,行禅将成为他探索内心、修炼自李明的有力工具。

当李明移动时,他感到脚底有刺痛、麻或热的感觉向上移动到腿部,同时感到胸部紧闷、头部晕眩。然而,他无需为此感到担忧,因为这些感觉通常会自然地消失。而当这些感觉传到胸部中心时,产生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是最好的现象。此时,他应停止步行,站立不动,持续专注于这种刺痛感。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培养正知,对自身的感受和行为有更深入、更敏锐的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