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内观

在集体禅修那一片祥和而宁静的氛围里,每个人都仿佛沉浸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当中。在这里,李明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地对待彼此之间的空间关系,确保相互之间维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如此一来,每一排的成员们便能够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既和谐又不会互相干扰的良好状态。

这样精心设计的座位排列方式,其意义可不仅仅在于表面上的秩序井然。实际上,它对于李明能否全心全意地投身到禅修活动中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只有当周围环境安静祥和,人与人之间没有过多的纷扰和打扰时,李明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深入探索自己内心深处那些平时被忙碌生活所掩盖住的角落。

就在此时,请李明一定要把全部的注意力都聚焦到自身的姿态上面来。首先,看看李明的背部,它应该如同高耸入云的松树一般笔直挺立,毫无弯曲之处;再瞧瞧李明的颈部,也要像那坚韧的松枝一样,稳稳地支撑起头部,展示出一种绝不屈服的坚毅气质。要知道,这样的姿势并不仅仅只是对身体外形的简单要求而已,它更是李明在漫长的禅修道路上最为关键的一块基石。

所以说,从现在开始直到整个禅修过程结束为止,衷心地期望李明可以自始至终都坚定不移地保持住这种端庄、稳重的姿势不变。相信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姿势就会摇身一变,化作一座连接李明与内在自李明心灵深处的坚固桥梁,引领李明一步步走向那个充满宁静与平和的精神家园。

对于那些追求更高层次的禅修者而言,严谨或密集的禅修训练无疑是通向内心深处的必经之路。而在每个禅修时段伊始,先进行慈悲观准备,就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能为李明即将展开的禅修之旅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适当的修习方式,能够帮助李明清理内心的种种障碍,如同拂去尘埃,让心灵之窗重新焕发光彩,使心趋于纯净、正面,从而更顺畅地迈向更深层次的专注境界,并收获经久不衰的禅修效果。

首先,让李明将目光聚焦。请李明从心底对自己生起无尽的慈悲,如同柔和的月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温暖而恬静。在心中默默地诵念:“愿李明远离敌意,在生活的波澜中,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宽容;愿李明解脱内心的苦痛,将那些困扰心灵的阴霾一一驱散;愿李明免于身体之苦,健健康康地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愿李明永远处于快乐之中,如同沐浴在春日暖阳下的花朵,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让这份慈悲在李明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充盈李明的每一个细胞。

当李明的心中已经充满了对自己的慈悲之后,那温暖的力量便会如潺潺流水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开来,此时,便是时候将这份慈悲延伸至他人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培养正确慈心的道路上,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为了避免无效的修习,李明应避免选择以下四种人作为开始的对象:非常亲近的人、死者、异性以及自己不喜欢的人或敌人。

李明可以选择一位自己所认识、与李明是同性别且深受李明尊敬的活人。闭上眼睛,在心中勾勒出对方的形象,回忆对方身上的善良与美好。想象他/她对李明的种种帮助和关爱,那些温暖的瞬间如同点点星光,在李明的记忆中闪烁。当李明沉浸在对这些美好的回忆之中时,会更容易从心底生起对他人的慈心。然后,以最诚挚的慈心和由衷的善意,在心中默默地想着:“愿他远离敌意,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内心的友善与和谐;愿他解脱内心的苦痛,寻得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愿他免于身体之苦,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愿他永远处于快乐之中,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随着李明对慈心和专注的修习日益深入,当这份力量在李明的心中发展得更为强大、更为有力之时,李明可以进一步用同样的方式将慈心放射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先是亲密的朋友,他们陪伴李明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分享过李明的喜怒哀乐;再将慈心给予普通的人,那些在生活的长河中与李明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奋斗着;接着,把慈心送给那些李明曾经不喜欢的人,试着放下心中的偏见与怨恨,用慈悲的心去理解他们;最后,将这份无边的慈心毫无保留地放射给所有的众生。

值得一提的是,慈心的培养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探索空间,不过在当前的准备阶段,这些内容或许就足以让李明在慈心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有时候,在慈悲观的基础上,李明还可以尝试加上或更换呼吸观。轻轻地闭上眼睛,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在一片宁静之中,开始观察自己的呼吸。气息缓缓地吸入鼻腔,带着大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力量,然后缓缓地从口腔呼出,如同释放着内心的疲惫与烦恼。仔细地、用心地去感知呼吸的进与出,每一次气息的流动都如同一条灵动的丝线,在李明的身体里穿梭。无论气息是悠长还是短暂,李明都要努力清晰地感知,如同敏锐的猎人捕捉着大自然中最细微的声响。

小主,

持续地进行深呼吸,让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一阵宁静的微风,轻轻拂过李明的心田,将内心的浮躁与杂念渐渐吹散。当李明的思绪开始安定下来,不再如脱缰的野马般四处狂奔,李明就可以开始培养“正知”的练习了。

首先,轻轻移动李明的一只手,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都由李明当下最自然的感受来决定。另一只手则稳定地放在大腿或膝盖上,为身体提供一种稳定的支撑。将所要移动的手掌轻轻放在膝盖上,此时,上臂保持静止不动,就像一座稳固的桥梁,承载着身体与内心的连接。然后,逐渐、完全地觉察自己抬起前臂的每一个瞬间,感受手掌离开膝盖的细微触感,直到它变成握手状,并在那保持着一段短暂而珍贵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将李明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手掌和手指的感受上,去感知手指和手掌的触感,那细微的触感仿佛是生命与大地的接触,让李明们彼此相连;仔细体会手指的开合,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

随着练习的逐步进行,李明可以让手像灵动的舞者一样逐渐向上移动,同时伴随着手指的开合运动,仿佛在与空气中无形的精灵共舞。直到手接近李明的肩膀,然后再慢慢地向下移动,如同星辰在天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下移的同时,依然要持续进行手指的开合和短暂的停顿,每一个动作都要充满专注与觉察,直到手掌回到膝盖附近,然后再向上移动,开启新的一轮循环。重复此过程多次,在这不断地重复中,让身体与内心的连接更加紧密,让“正知”的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