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梵钟为号!"赵佶袈裟鼓荡,龙渊剑气冲霄而起。青光映亮大相国寺匾额时,众人瞳孔骤缩——"国"字缺了正中一竖,缺口处嵌着半枚带牙印的传国玉玺!
大雄宝殿香火混着血腥,赵佶赤足踏上蒲团。龙渊剑尖点向三世佛眉心,青光穿透金漆,照出莲座下蜷缩的九百幼童尸首。每具尸身胸口都烙着端王府的蟠龙纹,伤口形状与雁门关戍卒完全一致。
"阿弥陀佛..."童贯的诵经声从韦陀像后传来,转经筒新增的铜钱正在渗血。梁红玉剑气破空,霓裳剑光却被十八根缠着肠衣的降魔杵折射。韩世忠独臂刀劈开供桌,香炉里飘出的不是檀香,而是混着狼毒的辽东黑罂粟。
童贯袈裟突然炸裂,露出满背刺青——《檀渊之盟》缺失的条款竟用西夏文刺在脊骨!赵佶龙渊画圆,剑气扫过刺青,墨迹突然游走成"岁币"二字,每笔每画都是阵亡将士的残甲。
"陛下可识此物?"童贯指尖亮出半枚虎符,与赵佶怀中残符拼成完整貔貅。符身裂纹处渗出黑血,在地面汇成河北十二粮仓的方位图。梁红玉剑气突刺,霓裳剑光却被虎符寒光生生折断!
韩世忠暴喝震碎殿柱,藏在其中的不是佛经,而是浸透尸油的《五路伐宋策》原本。策文末页的掌印小了三圈,却与童贯右手完美契合。突然三世佛眼珠转动,瞳孔中射出九百根狼毒金针,针尾刻着工部火器编号。
赵佶袈裟卷起狂风,龙渊剑气化作青莲。金针触及莲瓣的刹那,突然调头射向童贯。转经筒炸裂的瞬间,二十年前灵州城头的幻象再现:杨业银枪挑着的不是辽军帅旗,而是捆在襁褓中的童贯!
童贯踉跄后退,脊背撞碎韦陀像。佛像腹中滚出的不是佛骨,而是二十具镶玉片的婴儿骸骨。梁红玉剑气扫过骸骨,霓裳剑光映出胸骨上的刺青——竟是端王府的蟠龙暗记!
"好个梵天血幕..."赵佶龙渊指地,青光渗入地砖缝隙。十八道剑气破土而出,每道都捆着阵亡将士的残魂。童贯转经筒横扫,筒身新增的铜钱突然炸开,九百枚带倒刺的暗器在空中拼出"禅让诏书"。
韩世忠独臂刀劈向经筒,金铁交鸣声中,刀锋竟被筒身狼毒蚀出缺口。梁红玉纵身跃上横梁,霓裳剑气撕开藻井,飘落的不是尘埃而是带血的度牒——每张都写着赵佶的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