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暗门开启的轰鸣惊飞夜枭。密室内三百把未开锋的倭刀泛着蓝光,刀柄丝绦褪色处露出元春赏赐的缠臂金纹样。最里间的铸铁箱突然自鸣,锁孔形状与黛玉襁褓中的玉珏相合。开箱瞬间,整摞地契如雪片纷飞,每张都盖着贾赦二十年前的私印。
第六折 血雨惊风破迷局
次日卯时的暴雨砸得漕船甲板噼啪作响。黛玉望着新缴获的三百箱寒铁,忽见某箱暗格渗出黑血。撬开的夹层里,户部批文的朱批日期竟全是贾敬"闭关修道"的时日。宝玉用雨水浸湿文书,隐藏的盐引数目渐渐浮出——恰等于双生女祭炉那夜的铁产量。
江面飘来的浮尸让紫鹃失声惊呼。死者紧攥的掌心露出半枚银针,针鼻处的缠枝莲纹与王夫人佛堂香炉纹如出一辙。黛玉验尸时发现,尸体耳后刺着微小的九黎图腾——与她颈后胎记的纹路竟有七分相似。
船身突然倾斜,水下暗桩断裂处露出南海铁木。宝玉潜入江中,捞起的木料上刻着薛蟠的私印,年款却是"丙戌年腊月"。最骇人的是木纹间嵌着的金丝,正是当年元春封妃时赏下的御赐之物。
第七折 拨云见日埋新线
申时末的鼓楼西巷笼罩在血色残阳里。黛玉追着北静王府的车辙,见轮缝卡着的丝线泛着孔雀蓝光泽——正是云锦庄密账中的"天字三号"贡品。车夫暴毙在暗巷,怀中火折子刻着的九黎图腾,与贾政歙砚底的暗纹完全一致。
黛玉俯身拾起火折子,嗅到王熙凤新衣上的沉水香。这香气在探春远嫁的箱笼里闻过,在妙玉禅房的香炉里闻过,此刻混着血腥气,竟与十六年前寒铁炉前的焦糊味渐渐重合。
暮色中荣国府灯笼次第亮起,映得新呈的盐引册簿泛起幽光。宝玉用烛火烘烤缎面,渐渐显形的海防图上,"大观园"三字标注的方位,正是当年埋下镇邪钉的沁芳闸。黛玉忽然明白:这场延续二十年的迷局,不过是另一盘更大棋局的边角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