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工厂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自我介绍。有来自湖南的李明,四川的张伟,还有两个本地人陈浩和黄家辉。大家年纪相仿,很快就熟络起来。

“你们都是众诚人力派来的吗?“杨志强好奇地问。

“我是直接和鑫辉签的合同。“王磊说,“他们几个是劳务派遣。不过说实话,工作内容都一样,工资也没差别。“

晚上,杨志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透着欣喜:“强子,安顿好了吗?宿舍条件怎么样?“

“妈,这里挺好的。宿舍有空调,食堂饭菜也不错。“杨志强望着窗外的城市灯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愉快,“明天开始培训,下个月就能领工资了。“

“那就好,那就好。“母亲絮絮叨叨地叮嘱,“在外头要照顾好自己,工作要认真,和同事好好相处...“

挂断电话,杨志强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从贵州山区到深圳特区,从超市收银员到电子厂技术工,他的人生正在翻开新的一页。虽然前路未知,但他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第二天一早,杨志强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培训室。培训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姓周,在鑫辉电子工作了十多年,对公司的各项业务了如指掌。

“欢迎大家加入鑫辉电子这个大家庭。“周培训师声音洪亮,“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我会带大家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知识和工作流程。“

培训内容充实而实用。杨志强认真地记着笔记,特别是关于薪资计算的部分:基本工资2200元,平时加班1.5倍工资,周末2倍,法定节假日3倍;夜班补贴每晚15元;全勤奖每月200元...

“我们的工资发放时间是每月15号,会直接打到大家的银行卡上。“周培训师指着PPT上的流程图说,“工资条可以在公司内部系统查询,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人事部门咨询。“

培训第二天,他们参观了生产线。现代化的无尘车间里,一条条自动化流水线井然有序地运转着。机械臂精准地组装着精密零件,工人们穿着防静电服在各自岗位上忙碌。

“这就是你们将要工作的地方。“周培训师自豪地介绍,“我们为多家国际知名品牌代工,产品远销全球。“

林晓雯小声对杨志强说:“这些设备都是国际一流的,能在这里学到不少东西。“

培训的最后一天是岗位分配。根据测试结果和个人意愿,杨志强被分到了手机屏幕组装车间,林晓雯则去了质检部门。

“明天就要正式上岗了,紧张吗?“晚饭时,林晓雯问道。

杨志强挠挠头:“有点。不过周老师说会有师傅带,慢慢学应该没问题。“

“我查了些资料,咱们公司的待遇在行业内确实不错。“林晓雯推了推眼镜,“只要肯干,一个月挣四五千没问题。“

正式上岗的第一天,杨志强认识了带他的师傅——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大家都叫他“老赵“。

“小伙子,别紧张。“老赵和蔼地说,“咱们这个岗位主要就是检查屏幕有没有瑕疵,然后安装到机身上。动作要轻,眼睛要尖。“

在老赵的耐心指导下,杨志强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操作。虽然速度还跟不上老员工,但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工序了。

“不错嘛,学得挺快。“午休时,老赵拍拍杨志强的肩膀,“下午我教你用检测仪器,那个更精准。“

就这样,杨志强开始了在鑫辉电子的工作和生活。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加班的话通常到晚上九点。工作虽然单调,但不算太累;同事们都很友善,经常互相帮助;食堂的饭菜种类丰富,价格也实惠。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发工资的前一天晚上,杨志强仔细计算着自己的收入:基本工资2200元,加班62个小时(平时40小时,周末22小时),全勤奖200元,夜班补贴105元...总计应该能拿到四千三百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