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子商正色道,"这绝非巧言令色,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
“希文书院出身的官员连续通敌叛国,事发后仍负隅顽抗拒不招供,这其中若无更深的勾连,岂不奇怪?”
“所赖本督明察秋毫,你看看,果然一查一个准。”
“这些乱臣贼子的根子,就出在教他们读圣贤书的书院身上!
儒生闻言眉头微蹙。
"督主此论未免牵强。查案当走正途,需有实证。”
“在下可做主让督主派人入内搜查,若真查出罪证,相关人等任凭处置;若无所获,还望督主今后莫要再扰书院清净。"
"噗嗤!"
儒生一说完,洛子商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先生可知,方才本督要进书院,山长等人百般阻挠。”
“如今先生却允我入内搜查。这是否意味着,里面的罪证已被清理干净了?"
儒生一时语塞。
洛子商原本想将从罗摩国王室拿出来的金印塞入书院,却不想颜东迈这个老东西,连门都不让他进。
以至于这金印都没有用武之地。
他继续道:"既已取得口供,本官断无收手之理。”
“先生乃世外高人,可以超然物外;但本督身为朝廷命官,办事不力可是要掉脑袋的,私放嫌犯,按律当与其同罪。"
“所以,若无明旨,本督万万不敢私下放人!”
"若在下执意要督主放人呢?"儒生周身罡气骤然凝聚。
洛子商不卑不亢:"本督只听皇命。若有圣旨,自当遵从。但若先生要以武相逼,"
他环视四周三千人马。
"那就请先生将我们尽数诛杀。山下还有八万大军,先生不妨一并处置。”
“也好让天下人见识儒家的威风。"
青袍儒生闻言眉头紧锁。
"本督常闻稷下学宫教义中有君臣父子之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洛子商突然话锋一转,"莫非如今,儒家要凌驾于君父之上了?"
这一问直指要害。
儒生沉默良久,终是长叹一声:"也罢。”
“但请督主答应,不可再伤人命。"
"自然。"洛子商展颜一笑。
他本就不打算继续杀人。
想要的口供已经到手,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杀与不杀已无差别。
儒生点点头,直接消失在原地。
直到他消失之后,众人才如梦初醒,茫然的看着四周。
颜东迈见状,已然是明白发生何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