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操!还挖什么矿!老子要去当兵!”
“算我一个!王爷对咱们恩同再造,不给他卖命说不过去!”
“走走走!明天一早就去城里报名!”
昏暗的工棚里,矿工们粗粝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和希望。对于他们这些在底层挣扎许久的人来说,参军不仅仅是为了报答苏寒的“召唤”之恩,更是改变自身命运,为家人搏一个更好未来的绝佳机会。
**通往各招兵点的道路上:**
寒冷的冬日里,南境三州的道路上出现了奇特的景象。一支支队伍,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朝着最近的府城、县城或乡镇招兵点前进。队伍的主体是那些青壮男子,他们眼神坚定,步伐有力。他们的身后,跟着的是他们的父母、妻儿,虽然衣衫单薄,脸上却洋溢着激动和期盼。
“当家的,去了军中,可要听将军的话,好好打仗!”一个妇人拉着丈夫的手,千叮咛万嘱咐。
“放心吧!王爷的兵,错不了!等我立了功,就接你们去城里过好日子!”男人拍着胸脯保证。
“爹,我也想当兵!”一个半大的小子扯着父亲的衣角。
“等你长大了再说!现在好好在家跟你娘待着,照顾好爷爷奶奶!”
队伍绵延不绝,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涌向各个招兵点。他们或许还不完全理解“天策军团”的含义,也不清楚“北伐”的宏伟目标,但他们心中都怀着最朴素的信念——南安王苏寒是将他们带到这个世界、给了他们新生的人,现在王爷需要他们,他们就必须挺身而出!
这股源自百万系统召唤流民的,最纯粹、最炽热的忠诚与拥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汇聚,即将为苏寒那庞大的战争机器,注入最坚实、最可靠的力量!
在南安城外的招兵点,当排队的青壮男子越来越多,热情几乎要冲破冬日的寒意时,一位身着四品官服、气质儒雅的中年官员走到了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他身后跟着几名护卫,手中捧着一份盖有南安王府朱红大印的文书。
他清了清嗓子,示意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待广场上稍微平静后,他朗声宣读道:
“奉南安王殿下钧令!凡应募入我天策军团之勇士,皆为我南境柱石,王府必不吝赏赐,以彰其功,以安其心!”
“其一:军饷!凡入伍者,每月饷银三两!伍长五两,什长八两,以此类推,战功卓著者,另有重赏!”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三两银子!这对于许多刚刚摆脱饥饿、还在为生计发愁的流民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要知道,许多人在矿场或工坊辛苦一个月,也未必能挣到一两银子!
官员顿了顿,继续道:“其二:衣食!入伍即发冬夏军服各两套、棉被铺盖、铁甲兵器!每日三餐管饱,顿顿有肉!若遇战事,粮秣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