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闻言,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顿,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仿佛穿透了夜色,直视着纪纲所说的那个神秘少年。他心中暗自思量,王卓群,这个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突然闯入了他的世界。这位少年,身世如同迷雾重重,既神秘莫测又充满了无尽的诱惑。更重要的是,他拥有着超乎常人的神力,仿佛是天生的王者,能够驾驭自然,扭转乾坤。
“若能将此人收入麾下,”朱棣低声自语,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必将成为我成就开疆辟土路上的一柄利剑,助我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他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幅幅宏伟蓝图,王卓群的身影在其中熠熠生辉,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小主,
然而,正当朱棣心中燃起熊熊野心之时,一丝阴云悄然爬上了他的心头。他猛地抬头,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间与空间,看到了未知的危险。“但,若王卓群为敌所用,尤其是那暗中布局,意图以蛊术控制我的狡猾之辈,”朱棣的声音低沉而冰冷,“那他无疑将成为我最棘手的对手,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威胁着我的基业与性命。”
想到这里,朱棣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复杂的笑容,既有对王卓群能力的欣赏,也有对未知挑战的期待。“此人,必须为我所用。”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但若他心有旁骛,不愿归顺,那么,我只能遗憾地将其视为必须除去的障碍。毕竟,在这人世之中,成王败寇,唯有绝对的力量,才能确保我朱棣的霸业长存。”
再说那日,李靖怀揣着古老而神秘的《蛊经》,脚步匆匆,心怀忐忑,穿过了夜色中幽深曲折的巷弄,最终踏入了一座隐秘府邸的大门。这府邸的主人,人称“主上”,乃是江湖中鲜有人知的幕后巨擘,其手段之狠辣,心思之深沉,令人闻风丧胆。李靖将那本泛着幽光的《蛊经》恭恭敬敬地呈上,眼中闪烁着既期待又恐惧的光芒。
主上缓缓接过,手指轻轻摩挲过封页,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他深知,这本失传已久的秘籍,将是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把无形之刃。于是,一场针对大明王朝最有权势的藩王——朱棣的阴谋悄然铺开。按照《蛊经》所载,他们精心布置,对朱棣施下了最为恶毒的蛊咒,意图让其三月之内,气血枯竭,无声无息地消逝于这世间。
然而,世事难料,命运似乎总爱与人为难。正当众人以为胜券在握,只待那高高在上的帝王陨落之时,大明国内两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高手——王卓群与苏明华,却如两颗流星划破长空,不期而至。他们不仅揭下了悬赏榜文,更以超凡脱俗的医术,硬是将朱棣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打破了那看似无解的诅咒。
这一变故,无疑在主上的心头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怒浪。他面色阴沉如水,眼中寒光闪烁,召来了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李靖,欲问个究竟。李靖跪伏在地,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汇报说揭榜之人名为王卓群,竟是个年仅十岁的孩童,外表看似稚嫩无害,实则藏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据闻,这孩童曾在一次意外中,孤身一人,凭借过人的智慧与勇气,制服了横行一方的绝世高手雄刀,以及凶猛异常的异国小妖井太郎,一时之间,他的名字在江湖中悄然传开,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奇谈。
主上听闻,眉头紧锁,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不甘。他未曾料到,这世间竟有如此奇才,能在如此年幼之时,便展现出如此非凡的能力。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悄然爬上心头,他知道,这场较量,远比预想中更加复杂且充满变数。而王卓群这个名字,也从此刻起,成为了他心中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预示着一场更为激烈、更为精彩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
这黄口小儿,年岁虽幼,却才智过人,武艺超群,在民间已有了不小的声望,其潜力之大,犹如潜龙在渊,一旦时机成熟,很可能会破浪而出,成为自己一统这朱明天下的巨大绊脚石。
主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深知,唯有将这潜在的威胁彻底铲除,自己才能安心地、毫无阻碍地接手这片广袤的江山,实现那千秋万代的霸业。于是,他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敲打着扶手,每一声都似乎敲在了李靖的心上,沉声道:“传令给李天然,务必让他手下的精英,不惜一切代价,迅速而详尽地调查清楚王卓群的身世背景,每一个细节都不得遗漏。同时,将那个井太郎带来见我,他或许能成为我们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