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通电满天飞

梁鼎芬自以为可以劝退黎元洪,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在返回紫禁城之后,把事情告诉了陈宝琛、朱益藩。

这两位之前也是宣统小皇帝的老师,而现在同样是丝滑衔接,给溥儁当老师,却是毫不违和。

陈宝琛听到这个消息,就去毓庆宫见溥儁,请求溥儁赐黎元洪自尽。

溥儁当然不会同意,他对这个劳什子的复辟本来就不看好,怎么可能同意这个请求,否则到时候秋后算账,闹不好就得给黎元洪赔命!

但是,不论是头铁的黎元洪,还是不愿意配合的溥儁,都阻止不了大清复辟的进程。

当天,张勋、康南海、瞿鸿禨、王士珍、江朝宗、刘廷琛、沈曾植、万绳栻等数十人即合辞上奏。

说什么“我朝开基忠厚,圣圣相承”,奈何“共和窃国以后,上下皆各便私图,道德沦丧,民怨沸腾,苍黎凋敝,内外纷呶,迄无宁岁”,乃至于“国本动摇,人心思旧”。

所以“吁请复辟,以拯生灵”。

这就是真正的图穷匕见,复辟大清。

而且溥儁已经不重要了,甚至“御玺”都不在他手里,而是由万绳栻掌握。

万绳栻自此开始常驻紫禁城,成为事实上的总管四十八处督领侍——嗯,不用阉割。

放在大明时候,就相当于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与秉笔太监的合体,可直接披红用印,此外还应该有一个“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的头衔,属实是牛逼大发了。

那么,三十多岁的万绳栻凭啥能够受到张勋如此的信任与重用呢?

只因张勋年少时候家穷人丑,八岁丧母,十二岁丧父,紧接着就连继母也去世了,伶仃孤苦,只好给富家做牧童。

却是得到万绳栻叔父的接济,才念了两年书,然后又点拨他投身行伍,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张勋发迹之后,投桃报李,于是万绳栻也就成了第一红人——当然,这小子也确实是有两把刷子,脑袋里的弯弯绕绕特别多,尤其擅长出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