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二天升堂之时,证人们全部翻供,一口咬定之前的证词是受人胁迫,并非事实。
靳尚更是得意洋洋,以为自己逃过一劫,甚至开始反咬一口,指责孙子污蔑忠良。
公堂之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开始怀疑孙子的公正性。
昭阳如月也有些担忧,但她相信孙子一定有办法。
孙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缓缓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正是靳尚与同党密谋串供的证据。
原来,孙子早已料到靳尚会狗急跳墙,便提前安排人暗中监视,并截获了这封关键的书信。
靳尚看到这封信,顿时脸色惨白,他知道自己完了。
人证物证俱在,他再也无法抵赖。
堂下百姓一片哗然,纷纷指责靳尚的卑劣行径。
孙子当即宣判,靳尚罪不容赦,即刻处斩。
至于那些翻供的证人,也以包庇罪论处,判处流放。
百姓们拍手称快,公堂之上,正义得到伸张。
孙子随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整顿吏治,惩治贪腐,恢复社会秩序。
他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操守的官员,并设立了举报机制,鼓励百姓监督官员的行为。
在孙子的努力下,百家争鸣之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稳定。
夜深人静,孙子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
昭阳如月走到他身边,关切地问道:“子等,你在想什么?”
孙子转头看着昭阳如月,沉声说道:“如月,我总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的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