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侧首,吐气如兰,在孙子耳畔低语:“夫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妾身好生钦佩。” 孙子侧目,撞进她那双满含柔情与爱慕的眸子里,心中一暖,反手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孟子捋着胡须,眉头紧锁,在殿中来回踱步。
孙子提出的框架,在他心中掀起阵阵波澜。
儒家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一时难以转变,却又不得不承认孙子所言确有道理。
最终,他长叹一声,走到孙子面前,拱手道:“孙将军高瞻远瞩,孟子受教了。”
眼见各家学派逐渐达成共识,殿内的气氛也轻松起来。
孔子抚须微笑,捋着胡须道:“看来,老夫也需与时俱进才是。”庄子摇着羽扇,朗声笑道:“百家争鸣,本就该如此精彩纷呈。”墨子更是兴奋地提议:“既已定下大方向,不如即刻开始着手实施!”
正当众人准备商议具体实施方案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高声禀报道:“报!吴起率大军逼近城池!”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凝固,众人脸色皆变。
孙子眉头紧锁,心中暗道:看来这文化复兴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他沉声问道:“吴起有多少兵马?”
士兵颤抖着声音回答:“回禀将军,不下五万!”
五万大军压境,形势危急。
孙子深知,文化复兴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抵御外敌。
他果断下令:“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说罢,他转身看向众人,沉声道:“诸位,文化复兴之事,暂且搁置。如今外敌入侵,我等需同心协力,共御外侮!” 说罢,大步流星走出殿外,昭阳如月紧随其后。
孔子等人也纷纷起身,神情凝重地跟了出去。
夜幕降临,孙子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远方闪烁的火光,那是吴起大军扎营的景象。
他手中拿着的,却不是兵书战策,而是一份资源清单和人员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