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卢氏倒台前的暮气沉沉相比,如今的晋阳城,正焕发着一种勃勃的生机。
最显着的变化是道路。
主干道明显拓宽了许多,原本坑洼的土路被压实的碎石混合土路取代,车马通行顺畅不少。
虽然还未达到柳叶信中要求的青石板标准,但平整度已大大提高。
一些关键的十字路口,甚至开始铺设大块条石。
路两旁,新挖的排水沟渠初具雏形,虽然还未完全覆盖,但雨季内涝的窘境有望缓解。
街市也比往日热闹。
得益于南瓜丰收带来的底气,以及竹叶轩接手卢氏产业后相对稳定的经营,商铺开张的多了起来。
布庄,粮行,铁器铺,酒楼...虽然规模尚不及长安,但人气在稳步回升。
一些竹叶轩旗下的工坊也在城外建立,带动了周边的活计。
马车驶过一片正在平整的土地,那是规划中新建的集市区域,旁边还预留了一块空地,据说要建一座官办的书院。
许昂指着那片地方对卢照邻说道:“这里毗邻未来集市与书院,交通便利,人文气息亦浓,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略显嘈杂了些。”
他们又转向城西,那里靠近汾水支流,地势稍高,视野开阔,已有几处富户的宅邸点缀其间,环境相对清幽,只是离官署区稍远了些。
最终,马车停在了城东南一片相对空旷的区域。
这里背靠一片缓坡丘陵,前方视野开阔,离现有的官署区和主要商业街距离适中,既不过于喧嚣,生活又足够便利。最重要的是,此地大部分为官府掌握的荒地或少量可收购的民宅,拆迁阻力最小。
“就这里了!”
许昂拍板。
“背有靠山,前有明堂,位置适中,易于营建,卢兄,你看如何?”
卢照邻仔细观察四周,也点头赞同。
选址既定,许昂立刻吩咐道:“好!即刻放出风声,竹叶轩将在晋阳城东南择风水宝地,营建‘云栖苑’高端宅邸区,名额有限,详情容后公布!”
“让消息传遍河东各郡县,特别是那些富商大户和致仕还乡的官员府上!”
...
辽东城,柳家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