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宗翻开账册,指着一页。
“东家,货是到了七成多,主要是盐、布、铁器、药材这些大宗和民生急需品,但...”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老赵。
“分行挂牌已近十日,除了这个总号,我们计划在城中东西南北四市开设的八家分铺,还有城外的货栈、车马行、以及和城内合作的工匠作坊...落实了多少?”
老赵的汗流得更急了,他上前一步,躬身道:“大东家,许大掌柜,实在是...实在是人手捉襟见肘啊!”
许敬宗脸色一沉,声音也冷了些。
“老赵,分行筹建之前,我就从营州、幽州、乃至长安、洛阳的分号,给你抽调了不下二十个主事,还有精干的伙计上百人!”
“后来又陆续增补,前前后后调来帮你的人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这些人,难道还不够你把几家铺子支棱起来?”
他的语气带着质疑,显然觉得这是老赵办事不力的托词。
作为实际管理竹叶轩日常运营的一把手,他对资源的调配很清楚。
柳叶没说话,只是看着老赵,眼神平静,却让老赵倍感压力。
老赵苦着脸,道:“大掌柜,您调来的伙计是够多,干活也卖力,可是...可是咱们开的是分铺啊,是要做生意的!不是光有个铺面摆上货就行的!”
他掰着手指头,声音急切。
“一家铺子,得有个能主事的掌柜吧?这掌柜得懂行情、会看人、能算账、会管伙计、还得能跟本地人打交道!”
“这还只是掌柜,下面还得有账房,有懂行的采买,有能说会道接待客人的柜头...这些位置,才是真正撑起铺子的骨架啊!”
他喘了口气,继续倒苦水。
“您调来的熟手掌柜是不少,可这辽东城要开的分铺类型多,位置散,他们来了,要么被临时抓来管总行的库房账目,要么被派去协调城外货栈车马行,这些同样缺人的地方,根本分不开身!”
“剩下的那些伙计,让他们站柜卖货?”
“他们连高句丽话都说不利索,更别说跟本地那些老油子商人谈买卖了!”
“辽东城刚打完仗,本地懂行的商人,要么跑了,要么死了,要么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要么就是信不过我们唐人的铺子,根本招不到合用的人!”
老赵越说越激动,但也带着深深的无奈。
“大东家,许大掌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