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钱最低两贯,实打实的铜钱!”
“家里有婆娘想挣点零花的,我们有织补,分拣的轻省活计!”
“半大小子想学门手艺,工坊招学徒,老师傅手把手教!”
“只要人勤快,手脚干净,竹叶轩的大门就为你敞开!”
口号简单直接,句句戳中底层百姓最核心的生存需求。
吃饱饭,有钱拿。
更绝的是,招工点旁边,还特意安排了一些现身说法的人。
城东门招工点,一个穿着新袄,脸色红润的老汉,被管事请到台前。
他有些紧张地搓着手,讷讷了半天,才大声道:“俺...俺叫赵老实,原来就是给卢家种地的佃户!”
“给卢氏做工那叫一个难!”
“一年到头累死累活,遇上东家高兴,勉强饿不死,遇上收成不好或东家加租,一家老小就得勒紧裤腰带!”
“俺家小闺女,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被俺给卖了!”
老汉说着眼圈有点红,引得人群一片唏嘘。
他深吸一口气,提高嗓门。
“可自打跟着竹叶轩干了,俺就管着农庄十亩菜地,活儿轻省!”
“一天三顿,干的稀的都有,东家说话算话,月钱两贯,一文不少,到日子就发!”
老汉激动地拍了拍身上的新袄。
“瞧见没?这是俺上个月拿了工钱,婆娘在城里布庄扯布做的!”
“俺家那小子,也送到竹叶轩办的识字班去了,盼着他能认字,以后不像俺这么没出息!”
“乡亲们,信竹叶轩一次,能吃饱饭,有钱花,不受气,比什么都强!”
这样的活广告太有说服力了,赵老汉是本地人,这种事情根本做不了假。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普天之下,从来就没有为农户着想的地主,这回可算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了。
招工点前,人越聚越多。
不少人玩了命的往前挤,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好活计,实在是太难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