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柳叶点点头,继续道:“我需要卫公的威望和手段,为我扫清前路的障碍。”
“而卫公,也需要我,帮他创造一个破局的机会。”
“高句丽,才是卫公真正关心的地方,河东这点事,在他眼中,或许只是这盘大棋边上的一处小角,顺手而为罢了。”
“我们目标一致,自然可以同行。”
张士贵的脸皱成一团,他几次张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柳叶捧着保温壶又喝了一口热汤,眼角余光瞥见这位虢国公的窘态,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
终于,张士贵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一夹马腹,语气有些不甘的说道:“咱们的关系,不比他李靖强,既然他能在高句丽占尽好处...那老夫呢?”
要知道,在筹备高句丽之战的时候,李靖还在西域呢。
就算他依旧留在长安,也早已经成为了边缘人物。
而张士贵,乃是高句丽之战的直接筹备着。
也是如今驻守在蒲州那十五万大军中,最高的统帅之一!
柳叶将保温壶挂回马鞍旁,不紧不慢地抖了抖缰绳。
小红喷出一股白气,还唏律律的叫了一嗓子。
“虢公这趟差事,只要中规中矩就好了。”
张士贵一愣,没太明白。
“难不成,你让老夫什么都别干?”
柳叶摇摇头,神情认真了几分。
“高句丽之战,打的不是硬实力,朝廷的十五万大军,不管去任何地方,都可以所向披靡,当初的东突厥之战,都没有号召这么多的人马。”
柳叶顿了顿,随即轻轻一笑。
“虢公,你只要把你该做的,中规中矩,稳稳当当地做好,尤其是在陛下需要的地方,确保万无一失就好。”
“比如粮草,比如军备...”
“等到论功行赏之时,你的功劳,未必就比那些斩将夺旗的差。”
“毕竟,没什么能比陛下心里痛快更重要了。”
这句话,让张士贵浑身一颤。
他一下子瞪大了双眼,喃喃的说道:“你的意思是...此番高句丽之战,陛下极有可能,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