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丹凤门外,和众人告别之后,年富力强的长孙无忌没有乘坐马车,只是带了一个仆从,翻身上马,径直赶往图书馆所在的上林苑。
...
图书馆周围愈发的热闹了。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外地人来到图书馆,只为瞻仰那些孤本的风采。
留宿在这里的着实不少,还没到吃中午饭的时间,各处餐馆酒楼就已经人满为患,别说坐下吃饭,站都快站不下了!
年轻人向来都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图书馆那些珍藏的书籍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他们也就随之爆发出了极大的热忱。
“希望诸位同窗加入我们读书社,每一旬都会在图书馆举办读书活动,我们已经征得了图书馆的同意,可以在顶楼的休息区域划分出一块地方,专门用来交流!”
“诸位同窗加入我们关中读书社吧!”
“我们陇右读书社也已经成立,还请诸位踊跃报名!”
“有没有国子监出身的同窗?我们国子监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读书社!”
李延寿所在的酒楼里分外热闹,众多学子高谈阔论,话里话外都是朝廷上的大事。
读书社,是图书馆步入正轨之后的正常产物。
尤其是年轻学子,几乎全都加入了各地的读书社。
他们整天都凑在一起,要么是读书,要么就探讨一些政策上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读书社都是由同乡构成的,也有一部分,因为别的因素聚集在一起。
比如说国子监,作为整个天下的最高学府,他们的读书社规模也最大。
李延寿丝毫没有感到意外,他并没有加入国子监的读书社,而是加入了关中读书社。
他并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