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中心球馆内的空气,在第四节比赛开始的那一刻,仿佛凝固了又被瞬间点燃。十五分的差距,如同沉重的山峦压在主队球迷的心头,但希望的火苗,却因为场上那两位身披红黑色战袍的巨星,而倔强地燃烧着。
斯科特·斯凯尔斯站在场边,神情冷峻,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他清楚,球队前三节那套精妙的团队进攻体系,在山猫队针对性的调整和冠军级别的防守韧性面前,已经显得有些运转不畅。此刻,他选择孤注一掷——将进攻的权杖,交到保罗·加索尔和乔·约翰逊这两位绝对核心的手中。
公牛的反扑号角,在巨星的独舞中,骤然吹响!
保罗·加索尔在低位接球,面对佩普·索乌的顶防,他那如同教科书般的内线脚步和柔和的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次巧妙的转身晃动,接一个精准的小勾手,篮球应声入网。紧接着的进攻回合,他又利用身高臂长的优势,强行造成索乌的犯规,稳稳地两罚全中。西班牙人的脸上,写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他的每一次进攻都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杀气。
外线,乔·约翰逊也开启了他的“单打乔”模式。面对特雷沃·阿里扎的严密盯防,他如同一个冷静的杀手,利用节奏的变化和强壮的身体,一次次在中距离寻找到出手机会。急停跳投、后仰中投、甚至利用掩护后的干拔三分……皮球如同被精确制导一般,不断地穿透山猫队的篮筐。他那张素来平静的脸上,也因为连续的得分而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潮红。
联合中心球馆的气氛,因为这两位球星的轮番爆发,再次被推向高潮!球迷们疯狂地呐喊助威,他们仿佛看到了逆转的希望!分差,在加索尔和乔·约翰逊的引领下,从15分以上,一点一点地被蚕食,逐渐缩小到了个位数。一度沉寂的球馆,再次充满了悬念的火药味。
山猫队替补席后排,王宇航的脸上依旧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他知道,任何一支拥有顶级球星的球队,在逆境中都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并没有因为比分被追近而慌乱,而是平静地示意场上球员保持冷静,继续执行既定的防守策略。他相信球队的整体防守体系,也相信球员们在关键时刻的调整能力。
奎因·斯奈德则在场边不断地呼喊着,提醒球员们注意防守轮转的细节,强调对加索尔和乔·约翰逊接球位置的压迫,尽可能地消耗他们的体能,降低他们的进攻效率。他深知,面对这种级别的球星单打,完全限制住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他们打得更难受,更低效。
比赛进入官方暂停,球员们走下场,大口喘息着。山猫队的教练席后排,J.B.比克斯塔夫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思索和一丝困惑。他看着记分牌上不断迫近的比分,以及场上公牛队那简单粗暴却又行之有效的球星单打,忍不住向身边的两位前辈教练请教。
“比尔,”J.B.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解,“您看公牛队这套新体系,前三节打得那么流畅,充满了团队配合,但到了第四节,似乎又回到了依靠球星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老路。尤其是加索尔,他在高位的策应和个人攻击的结合,确实非常难以防范。您认为,如果公牛队能够将这套强调团队的体系打磨成熟,他们在东部的竞争力会有多强?加索尔这种类型的内线,在当今联盟中,价值究竟有多大?”
比尔·卡特赖特目光深邃地看着场上那个身披16号战袍的西班牙人,缓缓说道:“J.B.,加索尔毫无疑问是联盟中最具篮球智商和技术最全面的大个子之一。他能投、能传、能低位、能策应,这种类型的内线,在任何一支志在争冠的球队中,都是宝贵的财富,甚至可以说是建队的基石。他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阿维达斯·萨博尼斯,那种用脑子打球的欧洲智慧,是很多美国本土内线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