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陋习,应改之。南楚一天比一天强,一天比一天富。一些陈旧的思想,早该扫进历史的车轮之中。南楚要发展,要更强,就应该再次改革。”
“山有高低,水有深浅,人有长幼尊卑。大司马之言,有违仁、礼、礼、智信!人若不知礼,无以立。”
“贺尚书,此言差矣!如果一个国家不发展,百姓穷困潦倒。那些书上说得最好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
宁皇出声道,
“大司马有大司马的道理,贺尚书有贺尚书的坚持。朕要说的是,无论有何政策和手段,只要使南楚强大起来。朕都会考虑。现如今,天下大乱,只有放开束缚,南楚才能永远站在潮头之上。”
贾谊的新政,这是在分化世家大族。一个家族想发展,就只有集中资源。
贾谊比其父,不遑多让。
既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又能削弱世家大族的实力。
一箭双雕,极其阴毒。
宁皇扫视全场,站起身道,
“朕令天下,大司马之改革即日实行。取名为推恩令!”
推恩令一出,世家大族纷纷请愿,此令万万不可。
但宁皇一律不予理会。
然而那些世家大族子弟,全部拥护推恩令,并且声势浩大。
岳麓书社一连发表发表三条社评。
争论之声不绝于耳。
一个月之后,推恩令的实行,依旧热议不止。
宁皇也召集三司,并且告诫道,所有判决,都要公平公正。要符合推恩令的条件。
贾谊之名,再次响彻整个南楚。
御花园内,宁皇、段文鸯、柳如玉在小酌。
“嫂子,贾谊此政,真是阳谋。让人无不拍手称赞。”
“如玉!贾谊此人,有大才。而且还敢想敢干。一个国家要稳定,就不能存在使国家威胁的东西。何况,世家大族资源的分散,才能释放出更多的资源。钱和物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段文鸯也点头说道,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贾仁有一个好儿子。”
柳如玉喝了一杯酒再次问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已出现了两把火,还有一把火是什么?”
宁皇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