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西南的繁荣

田间矗立的"雨量碑",上半截刻着汉文农谚,下半截是蛮族求雨咒文。偶有老农经过,总要摸一摸碑上那道剑痕——那是当年萧将军立碑时,为定疆界劈石留下的印记。

昔日刀兵林立的关隘,如今戍卒的枪杆上挂着药锄。

永昌府城门处,"汉蛮通婚所"的匾额下,每月都有新人来领"和合帖"——婚书上并排盖着官府大印与巫医指印。

守城的老兵会笑着指点:"瞧见没?那姑娘头上的银梳,还是当年萧将军熔了蛮兵刀剑打的。"

四皇子独孤明回京那日,各族头人献上的不是黄金珠宝,而是七件特别的礼物:

彝部的“火把穗”,是用当年战场上的箭镞熔铸而成的麦穗模型,它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和荣耀。

这个火把穗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彝族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

傣家的“盐茶饼”,则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它的内部包含着朝廷所赐盐引的拓印,这是傣族与中原地区交流的见证。

盐茶饼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体现了傣族人民对中原文化的尊重和融合。

傈僳族的“百药囊”,装满了汉蛮医者共同研制的成药。这些成药是傈僳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与汉族人民友好交流的成果。

百药囊见证了两个民族在医学领域的合作与进步。

苗疆的“铜鼓书”,其鼓面刻着《周律》的摘要。这面铜鼓不仅是苗族的传统乐器,更是一部承载着法律知识的书籍。

铜鼓书的存在,反映了苗族人民对法律的重视和对中原文化的学习。

瓦耶的“断刀犁”,是由岩坎当年的佩刀改铸而成的农具。

这把断刀犁见证了岩坎的过去,也代表着他从战士到农夫的转变。

它是瓦耶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他们对和平与劳动的向往。

白蛮的“双语谱”,记录了三百首汉蛮融合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