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剑起桃源 斩妖证道 第八十八章 冰殿灯明

“这是神道留的最后一道门槛。”为首的北俱剑修甲胄上的“守”字突然流淌金血,“唯有心怀人间灯火者,方能接过长灯。”

陈平安将“静”字古剑横于胸前,碎瓷与骸骨掌心的残片共鸣,殿内十三盏灯台同时亮起。灯影中浮现出齐静春在小镇学堂授课的场景,童声诵读《问心篇》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冰壁上的鸿蒙符文竟随之缓缓转动。

“青童天君……”陈平安伸手触碰骸骨额间的天道纹,碎瓷突然发出清越剑鸣,“您当年在骊珠洞天种下桃树,不是为了镇妖,是为了让人间香火接住神道的残烛。”

话音未落,冰层外传来骨舟撞击声。周密的身影踏碎冰面,手中握着染血的《归墟密典》,身后跟着由北俱剑修尸骸炼成的骨傀儡,每具傀儡的剑柄上都刻着扭曲的“守”字。

“陈平安,你以为接住青童天君的遗骨,就能守住神道倾颓?”周密的指尖划过密典,骨傀儡眼中迸出血光,“看看这些剑修,他们的剑心早已被锁魂幡蛀空!”

宁姚的正阳剑突然出鞘,剑鸣与冰台灯影共振:“北俱剑修的剑心,从来不是锁魂幡能蛀空的。”她挥剑斩向最近的骨傀儡,剑风过处,傀儡剑柄上的扭曲“守”字竟被剑光涤净,恢复成原本的端正笔画。

“好剑!”为首剑修眼中金芒大盛,十八柄古剑同时出鞘,在陈平安头顶凝成剑网,“我等以血为引,助你点燃心灯!”

陈平安感受到磅礴剑意涌入碎瓷,突然福至心灵。他将本命瓷按在骸骨掌心,十三盏灯台的火光骤然汇聚,在冰台上方凝成齐静春的虚影。虚影抬手轻挥,殿外的骨舟群竟被灯火映出原形——所谓骨舟,不过是被妖术扭曲的人间渔船,船舷上还刻着宝瓶洲渔民的祈福纹路。

“周密,你连妖帝的颜面都不要了?”崔瀺的笑声混着剑鸣,袖中棋谱化作桃花瓣缠住密典,“用渔民的渔船炼骨舟,不怕蛮荒天下的老古董们笑掉大牙?”

周密的面色首次阴沉,密典上的血色篆文突然崩裂:“崔瀺,你早就知道青童天君的遗骨是假的?”

“假的?”陈平安望着冰台突然浮现的裂纹,碎瓷与骸骨竟同时化作流光,涌入他眉心的天道纹,“不,这是青童天君留给人间的最后一道谜题——真正的神道权柄,从来不在遗骨里,在每盏有人点燃的灯芯里。”

殿内十三盏灯台突然爆发出太阳般的光辉,每道光芒都穿透骨傀儡的眉心,显露出其中被囚禁的剑修神魂。顾璨的鬼物锁链趁机卷入神魂,锁链上的幽冥气息竟化作安抚的柔光:“东临家的锁魂术,锁得住骸骨,锁不住人心。”

冰层深处传来轰鸣,陈平安望向殿门古篆,只见“人间灯火处,神道不敢临”的字迹愈发明亮,竟将周密的妖血灼出嗤嗤白烟。他突然握住宁姚的手,将正阳剑的剑意引入碎瓷,灯影中浮现出剑气长城的断剑、大骊铁骑的旌旗、甚至骊珠小镇的米酒香。

“齐先生说过,”陈平安的剑尖挑起一盏心灯,火光中映出自己初握木剑的模样,“人间的路,要靠千万盏灯照亮,而不是某座天上的宫阙。”

周密的密典彻底崩碎,他望着逐渐熄灭的骨舟群,突然发出桀桀怪笑:“你以为赢了?北俱芦洲的地脉里,还埋着青童天君的三十三处神窍!”话未落,他的身影已遁入冰层裂缝,留下的妖血在冰面腐蚀出“十四境”三字。

刘羡阳啐掉刀上的冰渣,望着陈平安眉心流转的灯影:“小平安,这些破灯能挡得住十四境?”

“挡不住。”陈平安望着殿外重新晴朗的天空,十三盏心灯的光芒正顺着地脉流向浩然天下,“但能让每个握剑的人知道,他们的灯火,连神道都不敢轻慢。”

陈灵均突然从铸剑炉里掏出块烧红的铁胚,上面自动浮现出“灯”字:“阮邛叔叔说,用青童天君的愿力炼铁,能铸出照破九幽的灯芯!”

顾璨的鬼物锁链罕见地缠绕在灯台上,锁链表面的幽冥纹路竟透出暖意:“东临家的锁魂幡毁了,七虚宗的根基……也该拔了。”

崔瀺摸着袖口逆转的蛇形玉牌,牌面突然映出倒悬山剑冢的景象——万柄古剑正朝着冰神殿方向震颤,仿佛在遥相致敬。他忽然轻笑:“周密漏算了最妙的一步——当陈平安接过心灯,青童天君的三十三处神窍,便成了三十三座人间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