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剑起桃源 斩妖证道 第八十八章 冰殿灯明

“是神道时代的最后一座神殿。”为首剑修的甲胄突然渗出金血,“当年青童天君斩落自己的神道权柄,就埋在那里。”

陈平安望着冰层下的神殿,古剑突然发出清越剑鸣,剑光所指之处,冰层竟开始融化,露出殿门上的七个古篆:“人间灯火处,神道不敢临。”

“走。”陈平安将古剑插入腰间,碎瓷与古剑共振的光芒照亮山道,“去看看,青童天君留给人间的最后一道护身符。”

刘羡阳啐掉刀上的冰渣:“老子倒要看看,神道的坟里,能不能长出人间的花。”

陈灵均蹦跳着跟上,铸剑炉里突然飞出火星,在雪地上画出剑冢的方位:“阮秀姐姐说,火神宫的真火能烧穿冰层!”

顾璨望着陈平安的背影,鬼物锁链突然化作人形,对着倒悬山剑冢跪下:“东临家的债,今日才算真的清了。”

崔瀺缩在狐裘里笑出声,袖中滑落的棋谱上,新落下的棋子正对着冰封神殿的方位:“青童天君啊青童天君,你当年斩落的权柄,终究还是成了人间的剑。”

倒悬山的剑鸣如万马奔腾,震得积雪从万仞峭壁簌簌而落。陈平安握着那柄刻着“静”字的古剑,剑穗上凝结的冰晶竟映出骊珠小镇的倒影,恍惚间似见齐静春负手立于渡口,朝他轻轻颔首。

“这剑条认主了。”崔瀺的狐裘被剑风掀起一角,露出内里绣着的山水纹,“当年青童天君斩落神道权柄时,特意在剑冢留了十三柄问心剑,专等人间来的泥腿子。”

为首的北俱剑修甲胄上的“守”字突然大放光明,他收剑抱拳,眼中金芒流转:“剑魁有令,若陈平安能接住老剑条的问心三剑,便开冰层引他入神殿。”

“问心三剑?”宁姚的正阳剑轻轻一颤,剑鸣与山腰间那柄锈剑共振,“是倒悬山传承千年的剑试?”

陈平安抚过剑柄上的残诗,碎瓷在袖中发烫:“齐先生说过,问心不问剑,问的是握剑的手是否干净,心中是否有光。”他望向十八位剑修身后的万柄古剑,“但既然是北俱芦洲的规矩,我接下便是。”

第一剑从山左袭来,剑身刻着“蛮荒”二字,剑风裹挟着远古妖血的腥味。陈平安不闪不避,天真剑与“静”字古剑交叠,剑光中浮现出李宝瓶在渡口守望的身影,生生将妖血剑风震成齑粉。

第二剑自山右斩落,剑柄缠着枯死的桃枝,剑鸣中竟有童蒙读书声。陈平安闭目回想小镇学堂的木桌椅,碎瓷愿力化作书声琅琅,桃枝剑突然发出清越剑鸣,剑尖垂落指向他心口:“过了。”

第三剑悬在头顶,剑身无字,却映出陈平安眉心未褪的天道纹。剑修们同时屏息,只见他突然轻笑,将古剑插入雪地:“这第三剑,该问倒悬山的老剑条——神道倾颓后,人间剑是否还要替天行道?”

万柄古剑同时震颤,那柄无字剑突然化作流光没入他眉心。为首剑修甲胄上的金血突然沸腾,单膝跪地:“剑魁有请,入冰神殿。”

冰层开裂的声响如天道崩碎,陈平安踏足神殿的刹那,万道霞光自殿门古篆涌出。殿内冰柱上悬着十三座青铜神龛,每座都供着半截断剑,剑鞘上凝结的不是冰,而是人间灯火的虚影。

“这是青童天君斩落的十三重神道权柄。”崔瀺的指尖划过神龛,玉牌上的蛇形纹路突然逆转,“当年他自囚骊珠洞天,便是怕这些权柄沦为妖族嫁衣。”

顾璨的鬼物锁链突然绷直,指向中央冰台:“那里有青童天君的遗骨!”

冰台之上,盘坐的骸骨身着青衫,发间插着桃花,胸口嵌着半块碎瓷——与陈平安手中的本命瓷分毫不差。骸骨掌心刻着小字:“神道留人间,半瓷镇千秋。”

“原来齐先生的本命瓷,是青童天君当年种下的道种。”陈平安将碎瓷按在骸骨掌心,两道流光相触的刹那,神殿穹顶浮现出骊珠小镇的全貌,“他二人早就算好,要用人间愿力重铸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