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们面面相觑,但还是执行了命令,现场的紧张气氛暂时缓和了一些,但那种僵持和对峙的状态依然存在。
坂和一郎看到黄建文让执法队伍停了下来,以为沈仲民的干预起了作用,脸上又重新露出了得意和傲慢的神色,甚至挑衅般地瞥了黄建文一眼。
另一边,沈仲民放下和坂和一郎的电话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他确实收了坂和那边通过中间人送来的一些“心意”,事情办成这样,对方要是闹起来,也是个麻烦。
但更麻烦的是如何跟京海那边沟通。
他首先拨通了京海市委书记吴文轩的电话。
电话响了七八声才被接通,吴文轩的声音传来,带着一如既往的、让人挑不出毛病的热情:“喂,沈省长您好!有什么指示?”
“文轩同志。”
沈仲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
“听说你们京海市对坂和精工的那个项目,出了点新情况?”
吴文轩在电话那头立刻接口,语气显得十分无奈又坚定:“哎呀,沈省长,您也知道了?是啊,这件事...我们也是经过慎重研究的。
主要是苏哲市长认为,之前那块地的处理程序上确实存在瑕疵,损害了原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影响很不好。
苏市长态度很坚决,认为必须纠正过来。
我觉得苏市长说得很有道理啊,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对我们自己的企业讲诚信、讲法治嘛。所以市委这边,是完全支持市政府、支持苏市长依法依规纠正这个问题的。”
他一口一个“苏市长认为”、“苏市长态度坚决”、“支持苏市长”,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立场站得稳稳当当。
沈仲民听得一阵气闷,忍不住说道:“文轩同志!你是市委书记,是班长!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担当嘛!不能光是‘苏市长说’!
引进坂和精工这样的优质外资项目,对京海、对汉东的产业发展和外资考核都是有利的嘛!这其中的利弊权衡,你要把握好!不能因小失大啊!”
吴文轩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语气变得更加“诚恳”甚至带着点“委屈”。
“沈省长,您批评得对!作为市委书记,我确实有责任。
但是...您也知道,苏哲同志年轻有为,思路活,干劲足,他提出来的意见都是从京海发展的大局出发,而且确实符合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