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蔡成身边的刘协,马上把保暖套中的水囊取出,递给了荀彧。
冬季出巡,为了避免生病,路上必须要喝热水,至少是温水。
出行前,蔡成吩咐特战队,为每个出行之人,都准备了一个保暖套。
这样,把水囊装入保暖套中,什么时候渴了,都能喝到温水。
而刚刚荀彧由于专注讲解,取出的水囊忘记重新放回保暖套,导致囊中之水差点冻成冰。
刘协主动取出水囊递给荀彧之举,也让诸公内心中暗自惊叹。
陛下这些年的成长太快了。
如此礼贤下士,日后必是明君。
蔡成沉吟着问道:“丞相大人,‘天下大辩论’就这么结束了?延续了四年,就没有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天下学府之首的稷下学宫,就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仇视大汉新制的世家大族,就那么隐忍?”
问到这儿,蔡成指了指崔烈等人。“如他们这些当年谋划‘兖徐犯青州’之人,就没有借势而起?朝臣就那么支持内阁?”
诸公算是明白了。
这个成公子,尽管智慧超群,但确实是不会说话。
你不知道你此时指着我们再提“兖徐犯青州”,吾等会很尴尬吗?
不过,蔡成这一连串的问题,也都是实情。
读书人多出自世家大族,他们内心中首先对新农体系极为排斥,而新农体系又是内阁颁布大汉新制的一部分。
可以说,大汉新制对延续近四百年的大汉来说,绝对是开天辟地,甚至从古典上都找不到一点借鉴。
如果蔡成没倒下,大概还能够震慑天下,让一些世家大族不敢妄动。
可蔡成中毒倒下了。
不仅蔡成倒下了,又恰逢雍凉叛乱、雍凉大旱。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大辩论”延续的四年中,竟然天灾不断。
而内阁初建,根基不稳,外加民心躁动,护民军也有起兵为大帅报仇的迹象。
此外,在江东有曹操,在江南有孙策,在益州有刘焉,在江夏、南郡有刘表……
说那时的内阁内忧外患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