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杨氏骑墙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93 字 3个月前

当然不够。

除非他们把一日三餐改成一日两餐。

可龙鳞卫和紫金卫还都在长身体,不仅不能饿着,还得保证吃好。

不过,这也无需担心。

因为有弘农杨氏给他们提供补给。

杨彪不是最为痛恨新农体系吗?弘农杨氏怎么会给护民军提供粮食补给?

这当然还要感谢杨修。

还记得杨修入京后,先是在相府发表了一通演讲,然后回到杨府后,又与杨彪有一番对话吗?

要知道,杨彪在东汉末年,也算是智慧通天的人物之一。

他哪里用杨修反复给他讲解。

一番演讲,简短的对话,就已经让杨彪醍醐灌顶,马上看清楚了天下之势,想通了在新农体系下杨氏如何生存与发展。

想通是想通,可让他马上拥护大汉新制,还是有一些逆反心理的。

不过,不支持大汉新政,也不等于反对大汉新政呀。

杨彪打的主意就是既不得罪“反蔡联盟”,也不对抗大汉新制。先做个“骑墙派”,两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等蔡成成为了活死人后,杨彪注意到不仅内阁和整个京都,就连护民军都没乱,杨彪就知道,哪怕有世家大族趁着成公子无法主政之机搞什么幺蛾子,恐怕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就算是有叛乱,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而且他判断,如果真要在护民军掌控的州郡出现叛乱,大概率会出现在雍州和凉州。

这个判断是有充分根据的。

早被护民军掌控的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就不说了,那是护民军,或者说是大汉新制的基本盘,民心所向之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兖州当年因“兖徐犯青州”,被先帝打击的可不轻。

也就是说,哪怕兖州的世家大族心有不甘,现在的力量也不够。

徐州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