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天赐良机(2)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210 字 4个月前

姜冏为凉州刺史后,由于内阁派遣入凉州协助姜冏的官吏尚未抵达,姜冏也没有动李合,看起来像是黑夜了李合的武都太守之位。

(史上有三个李合,分别称为西汉李合、东汉李合和蜀汉李合。东汉灵帝时期任武都太守的李合,便是东汉李合。东汉李合与陇西李氏同姓不同族,本与陇西李氏无关,是本人硬是把他们拉到一起的,嘿嘿——编者注)

那玉门关守将张猛又是何人?

东汉末期,凉州有三大边将,皇甫规、张奂和段颎,都是让羌胡和北匈奴闻之胆寒的人物。

这三人的字中都带“明”字,便被人合称为“凉州三明”。

张猛便是“三明”之一张奂的三子。

张奂因军功,向朝廷请求将家族由敦煌迁至弘农华阴,灵帝应允。

迁至华阴者,被称为弘农张氏;

留在敦煌未迁者,则被称为敦煌张氏。

敦煌张氏便以张奂三子为首,乃是张奂留在敦煌玉门关的一戍边力量。

或者说,玉门关守军,表面上是朝廷的官兵,实则是敦煌张氏的私军。

他们为什么不担心征西出玉门关后再返回呢?

呵呵,很简单。

征西军团都是骑兵,没有攻城的能力。

若征西军团想攻打玉门关,张猛只须在玉门关内坚守,用不了多久,征西军团必然会因粮草断绝而自行溃散。

所以,只要征西军团出了玉门关,那便不再为虑。

这就是裴茂叫唤的“天赐良机”。

因为按行程算,此时的征西军团已经逼近玉门关。

如果此时雍州、凉州起兵,哪怕征西军团得到消息,也在玉门关之外了。

何况,玉门关是敦煌张氏的地盘,根本不可能放人出关去给征西军团送信。

裴茂从椅子上站起,意气风发地叫道:

“快速通知王屋山中的刘辟与龚都。着令龚都率领一万兵马由大阳渡口过大河,晓伏夜行,偷袭函谷关。

“着令刘辟率两万兵马由茅津渡口过大河,同样晓伏夜行,前往子母谷口击败护民军,解救樊稠。

“樊稠出谷后,率五千兵马由武关道前往武关,负责守御武关。军备粮草随后送往武关。

“着令刘辟接手樊稠麾下的其余兵马,前往长安城下,围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