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堂中,包括吕布在内的各诸侯,和徐州士族的代表陈珪、陈登和糜竺、糜芳等人,看过护民军的部署后,便陷入了沉寂。
如此强兵,加之那些耀眼的战绩,谁还敢与青州成公子对抗?
每个人都在想,不仅是徐州无法抗拒,就算把扬州的曹氏、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全部加起来,恐怕也无法抗拒吧?
可不抗拒又怎么办?
他们聚于徐州,“反蔡”的企图昭然若揭,想抵赖都不行。
否则,他们根本没办法解释,为何在“讨伐董贼”后,陛下已经安然入京,他们却弃官而走、聚于徐州吧?
各诸侯进退两难之际,堂外来人,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谁来了?
曹操。
曹操不仅带着曹洪来了,而且还给徐州献上一个高策。
利用当前护民军众将齐聚京都、护民军各军团群龙无首之千载难逢之机,马上起兵夺取青州。
此时年节尚未结束,青州必然措手不及。
如若能占据青州,以青州之富庶和人口之数,必可再多十万兵马。亦可利用当年成公子在琅琊、泰山所筑六城而与护民军相抗。
更何况,护民军皆为青州之人。青州被徐州占据,其军心必乱,说不得可以一鼓作气,击溃护民军,至少能与护民军分庭抗礼。
最差的情况便是未能攻破青州。
不过,那也无妨。
至少影响了青州的春耕与民生。而借成公子收拾青州这一烂摊子之时,徐州兵马、士族全部退往江东。
他曹操在江东,就是徐州最大的后盾。
曹操还言,他过江后,第一要务便是聚积粮草,以供徐州。
其次才是招兵买马。
有大江天堑,而护民军并没有水师,扬州可谓是高枕无忧。
待日后寻得时机,尽起扬州之兵,过江讨贼,再匡大汉。
曹操不是回谯县接家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