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真伪难辨

杨过目光在两个刘振的脸庞上反复扫视,随后仔细检查刘振的尸体。

最后走到刘振跟前,伸手在他脖颈处摸索。

“嘶”的一声,便见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出现在杨过手中。

“果然如此!”杨过把玩着面具,叹息一声,“好一个李代桃僵!”

这时,燕长风出声禀告:“教主,庄园内的黑衣人已全部解决。”

杨过点了点头,目光看向刘振,“好在留下了个活口!”

“伊玛目,”罗伊指着可闻的尸体,“这和尚,看起来有些眼熟!”

“少林寺,知客僧,可闻!”

燕长风一脸狐疑,“教主,少林寺远在大江北岸,为何会卷入此事?”

“前两日,在下收到飞鸽传书。”陈风适时开口,“有消息说江北武林的邪魔外道,近期开始聚集在沿江一带,似有南下活动的意图。”

“那日我引人前去追查,但一无所获。”

小主,

“果然如此。”杨过面色凝重:“先是制造假明教事件,又用镖局药粉吸引我们注意!”

“伊玛目,看来此事与少林寺脱不了干系。” 罗伊皱着眉头欲言又止,“还是说公孙止...”

“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杨过沉默良久,摇了摇头,“咱们先回襄阳据点,将此事告知郭伯父他们。”

“等天竺神僧来了,再请他看看这药粉究竟有何秘密。”

“到时再结合丐帮与明教的情报,或许就能找出端倪。”

随后,杨过目光停留在可闻身上,叹息一声,“如今少林寺高手尽失,只怕早已沦为了公孙止手中的棋子。”

“杨兄弟,”陈风开口道,“在下听闻,早年间,少林因寺中变故,决定封山锁门,不再过问江湖事。”

“陈兄,你的消息已是过去,”杨过为陈风大概讲述了近年少林寺的近况。

接着又话锋一转,“陈兄,你为何会来到此处?”

“在城外遇上了李道长等人,在下这才知晓杨兄弟往这边来了,便想着前来支援一二!”

“多谢陈兄!”

“带上假刘振,回襄阳!”

......

就在杨过一行赶回襄阳时,城中的一处隐秘的宅院内。

原本应在临安城的公孙止、大轮四僧,正和百毒老人顾子明等人围坐在一起。

原来,公孙止以要归国筹备英雄大会为由,向皇帝赵昀辞行。

领着两千怯薛军一路向着淮西而去。

中途公孙止通过使用人皮面具,安排了几个替身,在军中代替自己与大轮四僧。

自己一行五人,却趁着夜色悄悄脱离大军,奔赴襄阳。

“杨过那小畜生,现在肯定被搞得焦头烂额,”公孙止一脸阴笑地开口。

“那药粉本就是个幌子,他们越是追查,就越会偏离真正的计划。”

“等他们反应过来,一切都晚了!”

百毒老人阴森一笑:“先生,那毒药如今只差一味药物还未查明。”

“再过上几日,等着老夫找出那味药材。”

“到英雄大会时,中原武林人士都将任我们宰割!”

顾子明谄媚地附和道:“先生神机妙算,木椅和郭靖就算有通天的本领,到时也逃不出先生的手掌心!”

公孙止听着他吹捧,心中得意,笑问道:“顾子明,让你寻找的水鬼可有消息?”

“先生,属下在水泊找到了当年阮氏兄弟的后人。”顾子明恭敬回答,“对方如今是一方水贼头目,只是......”

“只是什么?”公孙止眉头微皱,神情有些不悦:“有话直说就是。”

顾子明咬牙开口:“对方...对方要求,事成之后,割据一方!”

“呵呵!”公孙止冷笑一声,“不愧是梁山贼寇的传人。”

顿了一下,露出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他有所求便好。”

“你去回复他们,就说他们的要求我答应了。”

“为显诚意,朝廷不会再出兵清剿他们的水寨。”

“不过,一年之后,他寨中的水鬼,必须前来襄阳效命。”

“是,属下这就去办!”顾子明应诺一声,随后匆匆离去。

昆贡适时开口,“公孙先生,那嵩山少林既然已无高手坐镇,为何还要安排他们负责药材的运输?”

“昆贡大师,你久在吐蕃,不知中原武林过往。”

公孙止连收两个好消息,正是心情大好之时,当即开口解释,“有道是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这少林寺在中原武林享有很高的声望。”

“素来为江湖人士视为正道翘楚,咱们打着少林的旗号行事。”

“那可是能省去了不少麻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