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止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函,递向吴潜,“指教不敢当。这是大汗的亲笔信,请吴相过目。”
吴潜伸手接过信函,展开来阅读。
随着目光在信纸上移动,原本蹙起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信中,蒙哥言辞恳切地表示,两国勇士相互切磋较量,乃是宋蒙两国之间的盛事。
并且承诺吴潜,只要能促成武林大会的顺利举办,同时削弱明教势力,蒙古国保证十年之内,不南下侵宋。
吴潜看完信后,将信函缓缓置于烛火之上,看着信纸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大汗诚意十足。”
“只是这武林大会一事,朝中仍有诸多异议,想要推行恐怕并非易事。”
公孙止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冷笑,“异议?”
“吴相如今大权在握,还会惧怕那几个迂腐老臣不成?况且……”
他话锋一滞,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吴潜目光盯着公孙止阴冷的脸庞,心中揣测着公孙止急切想要两国举办武林大会的真正用意。
思索良久,他长叹一声,说道:“贵使有所不知,朝中大事,并非老夫一人便能决定。”
“眼下皇帝对明教心怀忌惮,若无皇帝首肯,此事怕是难以推进……”
公孙止闻言,脸色瞬间变幻不定,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吴相,咱们可是有约在先,莫非你想过河拆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潜面色不改,沉声开口:“老夫既然已经答应与贵使合作对付魔教,自然不会食言。”
“只是贵使想要对付魔教,切不可操之过急,需得从长计议。”
公孙止听后,眼中精芒一闪而过,连忙追问:“吴相,听你所言,可是心中已有良策?”
吴潜微微颔首,神色笃定,“不错。若想要皇帝支持此事,绝不能胁迫于他。”
“明教毕竟是江湖门派,贵使不妨采用江湖手段,让魔教自投罗网。”
“吴相只需确保杨过参加武林大会,其余的事情,便由我们来妥善料理。”
吴潜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使节如此坦诚,就不怕我将此事禀报皇上?”
公孙止仰头哈哈大笑,满是不屑地回应:“吴相是聪明人。”
“史弥远虽已退隐,但他的党羽在朝中盘根错节;郑清之新登相位,根基尚未稳固。”
“吴相若想真正掌握大权,独揽朝纲,就需要盟友支持。而我蒙古国,无疑是最佳之选。”
烛光摇曳,映照着吴潜阴晴不定的面容。权力的诱惑与对背叛的担忧,在他心中激烈地交锋。
最终,吴潜缓缓点头,“贵使,若要让魔教的木易等人入局,这武林大会必须定在襄阳举行。”
“襄阳?” 公孙止眉头一皱,面露疑惑之色,“为何要选在那里?”
吴潜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襄阳乃军事重镇,战略地位重要。”
“朝廷定会同意在此举办武林大会,以彰显国威。再者……”
“协防襄阳的郭靖与魔教的木易交情深厚,关系莫逆。”
“如此关乎双方颜面的盛事,木易必定无法拒绝参与。”
公孙止听后,抚掌大笑,“妙!妙!就依吴相之言。”
“三日后,本使节正式向贵国提出,将襄阳作为武林大会的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