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游地狱立当明君

济公传奇 王钟亭 2281 字 20天前

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皮开肉绽,抹嘴咨牙,乃是瞒心昧己不公道,巧语花言暗损人。

他们最后来到刀锯地狱,刀锯地狱和针锥地狱是连在一起。

鬼官说道:“凡是偷工减料,欺上瞒下,买卖不公,故做天价违约金的,出卖国家,以及伤害善人,虐待儿童,以儿童身体谋利的,骗人代怀代生的,组织邪恶的,杀害人命,伪造证据的。这些人死后将打入刀锯地狱。把来人衣服脱光,呈“大”字形捆绑于四根木桩之上,由裆部开始至头部,用锯锯毙。”

最后,齐武帝萧赜和志公和尚来到萧道成正在受惩罚的针锥地狱了。齐武帝萧赜在受刑的人群里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父亲萧道成正在受刑:他被扒开上衣,被执行鬼官用钉子凿心口,接着又被挖出心来。然后过一会,胸口的伤口重新愈合,心脏又重新长出来。接着又受刑。萧道成因为受刑的痛苦,哀嚎不停。

萧道成的鬼魂在哀嚎的时候,看见了自己的成为齐主的儿子萧赜,硬是挤出一句话:“儿子呀,你怎么过来这里?”

齐武帝萧赜向父亲解释,是志公和尚带自己过来的。

萧道成哭着说:“你要好好当皇帝,不要不要滥杀,免得日后死后,魂入地狱,受此苦恼。”

话音刚落,志公和尚念了咒语,施法带着齐武帝萧赜从地府地狱返回到了人间,他原来住的内宫里面。

齐武帝萧赜向志公和尚拜了拜,说自己一定好好当个好皇帝。

志公和尚听了,就消失不见了。这个时候,夜已经非常深了,齐武帝萧赜在地府劳累行走,回来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齐武帝萧赜下令:另行设立校籍官,设置令史,限定令史每天每人都要查出几件奸伪案件。这样连续几年都没有停止,老百姓为此愁苦不安,怨声载道。外监、会稽人吕文度就此启奏齐武帝,齐武帝下令凡是撤销户籍的,都要发配远方戍守边疆,百姓大都畏罪逃亡。

永明二年(484年),齐武帝萧赜又下诏酌情遣返军中的囚徒,大赦囚犯。

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和贫穷之人,要加以赈济。他提倡并奖励农桑,灾年时,还减免租税。齐武帝提倡节俭,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曾下令举办婚礼时不得奢侈,甚至到他的身后事都力求简朴。他以富国为先,提倡农业,并且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他很重视天灾对平民的危害。当时发生歉收与水患,继位后不久立即补助灾民。扬、南徐二州发生灾年时,他减免租税以减轻灾民负担,以为永制。为进一步缓和南北局势,齐武帝派范缜作为使者出使北魏,范缜的学识和能力受到北魏朝野的称赞。

次年(484年)八月,诏都下两县,对野外的尸体要根据情况进行安葬,对无亲人的死者给予埋葬。大将陈天福所率部队军纪不严,掠劫百姓,齐武帝萧赜即命将陈天福斩于街市。

南朝宋以来许多的庶族地主,为了成为世族来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世族户籍黄籍中加入伪造的父祖爵位。早在齐高帝时期就,设立校籍官和置令史清查户籍。齐武帝继续其父的政策,将那些被认为是伪造的户籍,一律退回本县改正,称为“却籍”。而本来应服役纳赋但利用造假户籍逃避的,都要继续承担赋役,称为“正籍”。不过,在检籍过程中,由于检籍官贪污作弊,结果前面的检籍还没有完成,后面的麻烦又接踵而至,应该却籍的人口没有进行却籍,不需要却籍的反而被却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永明四年(486年)正月,唐寓之攻陷钱唐,在钱唐称帝,封立太子,设置文武百官。接着,派他的大将高道度等人攻陷东阳,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又派大将孙泓进犯山阴。齐武帝派几千名禁军,几百匹战马,往东进攻唐寓之。禁军抵达钱唐,唐寓之手下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对骑兵都十分惧怕,双方刚一交战,唐寓之全军崩溃,禁军抓获了唐寓之,将其斩首,进而平定叛乱各郡县。

事后,参与暴乱的不少民丁,被罚修白下城(时为南琅邪郡治所,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门外),或发配到淮河一带作戍卒十年。

齐武帝萧赜晚年信重佛法,为之“御膳不宰牲”。随着敬奉日笃,萧赜下敕禁断钟山、玄武湖渔猎,罢射雉,断卖鸟雀,后又下敕每月的六个斋日断杀,临终遗诏仍强调灵上勿用牲祭。永明中后期,在齐武帝不断增强“断杀”措施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宗教实践逐步成为相当一部分权贵、士人的共同认知,进而成为国家行事。在士人之间一股崇尚菜食之风已悄然形成,同样是“精信佛法”、“终日菜食”的周颙,对尚且吃肉的国子祭酒何胤,颇存惋惜之意。这种将是否吃肉作为区分高下、将“菜食”视作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主要标准与理念,正是当时士人重视菜食风气的反映。这种风气显然也是梁武帝在天监十七年(518年)下《断酒肉文》得以推行的背景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