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安令首尼度冤魂

济公传奇 王钟亭 1635 字 1个月前

净检比丘尼年老,何时圆寂,史书中没有明确说明。

佛教传入我国始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7年)。当时寺院地主经济的产生与佛教传入我国有关却并非同步。东汉一代,因为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和道教的兴起,刚刚传入我国的佛教并没有市场。曹魏以前,我国寺庙的僧人主要是来自西域的沙门,汉人出家为僧,依止寺院者极少。“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前轨。”(注:《高僧传·佛图澄传》)早期僧人的这种身份构成使寺院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布施。寺院由布施而得到的财产在当时为寺院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持僧众的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费用,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经济。

佛教寺院垦殖土地,兼涉商利,从而形成经济实体,大约始于两晋。西晋沙门竺法乘依竺法护为沙弥,“护既道被关中,且资财殷富。时长安有甲族欲奉大法,试护道德。伪告急求钱二十万,护未答。乘年十三侍在师侧,即语曰:‘和上意已相许焉’”(注:《高僧传·竺法乘传》)。竺法护一次能出借钱二十万,说明他的资财已相当可观。这表明寺院已开始拥有自己的实体经济了。当时,寺院的经济活动,除垦殖田圃外,还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占卜、医病等活动,各种经济活动的目的并非仅为解决僧侣生活必需和佛事活动的开支,而且走上了以营利为目的、聚敛寺院资产的道路了。

话回正题,比丘尼安令首一日正在打坐,恍恍惚惚之间看见一个冤魂。那冤魂是一名相貌极美极俊的男子,肤白如玉,宛如芝兰玉树一般的神仙人物。

这个美男子孤魂,身形缥缈,眼角处有泪,目光氤氲如烟似露。

安令首比丘尼见状,也不畏惧,也没有驱赶,而语气温和地问道:“如是何处鬼魂?姓甚名谁?是何事相托?还是有何冤情,可一一与贫尼说来。贫尼,虽无神通,不能助你,但可令做法事超度尔乎。”

眼前这个美男子鬼魂,听了比丘尼安令首这番话,徐徐说道:“小友姓鱼,名梦龙,乃是邺城人,自小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家贫无多余财,仗着唱歌声美,善舞,凭着貌美,在富贵人家的宴会歌舞以为生计。”

小主,

说到此处,他哭了起来。半会又回过神来,叹道:“我从小就是一个很规矩的人,绝不行非礼无道无德之事。那是永和三年的七月,我的从小长大的邻居友人范式其,骗我出来,说有一个大宴会,主人花大钱令我歌舞助兴,我家有老母,需要赡养,乱世之下,财帛难挣,故以歌舞为业,只是讨生活,得个温饱而已。”

于是,他把将自己的经历一一仔细说明。

原来他是邺城里的歌舞献技者,因为相貌身材秀美,人称再世卫介。为了能有好的生活,他经常接受达官贵人的邀请,在他们的宴会上跳舞唱歌,令他们得赏心悦目,以此挣钱。

一些达官贵人,难免有爱好渔色之男女,三番借口逃离宴会,躲避那些心理不正常的达官贵人的骚扰。

可是每次都不是那么幸运的,最后一次,他接受邻居好友范式其的邀约来到了一位姓陈的大豪门的宅院子里。

这个姓陈的,欲霸占梦龙,约定事成之后再给另外的金钱。

梦龙家境贫寒,听见邻居好友说可以挣一次多的钱财,可以好好照顾母亲。于是没有防备地就跟着范式其来到大富豪陈轻嵩的宅院里面。

他来到陈府,看见这个宅主人长得肥头大脸,三角眼,眼神有些阴郁,感觉不太舒服。但是他没怎么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