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曹操平贼党,朱儁下坚城

济公传奇 王钟亭 3815 字 2个月前

皇甫嵩上书于朝廷言状,将首功让于诸朱儁,并言曹操亦杀贼有功,这是皇甫嵩为人的好处。朝廷于是加封朱儁为西乡侯,赐号镇贼中郎将,迁升曹操为济南相;复令皇甫嵩讨伐东郡,朱儁讨伐南阳,曹操赴济南任事,于是三人受诏,分途告别。

是时北中郎将卢植,连破张角,斩获至万余人,张角走保广宗,由卢植追至城下,筑围凿堑,造作云梯,正拟誓众登城,为歼灭贼军之计;不意都中来了小黄门左丰,赍着诏书,来视看卢植军队,卢植瞧他不起,勉强迎入,淡淡的酬应一番,小黄门左丰含有怒意,匆匆告辞离开,或劝卢植厚送赆仪,卢植摇首不答,听令还都。

左丰星夜驰归,入宫面见汉灵帝刘宏,说道:“广宗贼容易破灭,可惜卢中郎固垒息军,连日不动,臣看他是要留待天诛了!”

汉灵帝刘宏听了这话,不禁怒起,立刻派朝使带着槛车,拘拿卢植入京都,另外调河东太守董卓为东中郎将,代卢植后任。

说起这个董卓,本是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表字叫作仲颍,素来性格粗猛,兼有膂力,平时能带着两鞬,左右驰射。鞬即是弓袋。

董卓父亲董君雅在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时,生下了董卓和董旻,所以分别给他们取表字:仲颖、叔颖。

董卓随着父亲的离职而返回家乡,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羌人豪士见董卓多力,并皆畏服。后来,董卓回乡耕种,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家,把耕牛杀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后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

董卓成年后,就在陇西郡官府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当时,胡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凉州刺史成就征辟董卓为从事,董卓领兵大破胡人,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

汉桓帝末年,董卓担任羽林郎。董卓有武艺,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的时候,可以左右射击。

延熹九年(166年),鲜卑人入塞,与叛乱的羌人联合,对抗东汉朝廷。当时朝廷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负责平定幽、并、凉三州叛乱。而董卓大概是此时出任张奂的军司马的。当时永康元年(167年)冬天,叛乱的羌人进犯三辅,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次年,张奂班师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董卓慨然道:“我得叙功,全靠军士。”乃将缣分赏军士,一无所私。后来如何专欲自恣。董卓全部分给下属官吏和士兵。(此事见前文第579章的 战平羌种,网殄名流。)

当时董卓一无所私。后来如何专欲自恣?

嗣董卓出任并州刺史,转为河东太守,至是奉诏为东中郎将,持节至广宗军营。军中因卢植被拘拿,心怀不服,再加上董卓颐指气使,满面骄傲倨然,越使军心生贰,不愿效劳;黄巾头目张角却从城中突出,来攻打董卓,董卓麾兵与战,兵皆退走,董卓亦禁遏不住,只好返奔;却被张角追至下曲阳,夺去了许多辎重,满载还城,留弟弟张宝屯守,与董卓相拒。董卓自知不敌,没奈何上表乞师,汉灵帝刘宏严旨谴责董卓,勒令罢职,特遣皇甫嵩进兵讨伐张角。

皇甫嵩正进军剿战东郡,生擒黄巾贼卜己,斩首七千余级,荡平郡境,既而接到朝廷诏命,移军讨伐张角,便兼程驰诣广宗。张角得了重病,不能起床,既然善符水药剂,奈何不自医?可是当时所谓南华仙人的警告应验了吗?

小主,

张角但派遣季弟张梁出城迎战。张梁部下多是剧贼,且新得战胜,气焰甚张,皇甫嵩军队虽然亦是精锐,但是两下里旗鼓相当,接战多时,兀自不分胜负;皇甫嵩鸣金收军,退至十里外下寨,闭营休士,静觇贼变。

翌日皇甫嵩令谍报骑兵前往探查情况,看见城外黄巾贼军营如昨一样,惟众心惶惶,似有大事故发生,仔细侦查情形,才知道张角已经突发急病而死。谍报人员当即向皇甫嵩报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皇甫嵩喜出望外,传令军士,三更造饭,五更则攻打贼军,军士依令部署,待至鸡鸣,一拥齐出,军队人马由皇甫嵩亲自督导率领,直接抵达黄巾贼军阵;黄巾贼未肯让步,出营厮杀,约莫战到午后,贼党渐渐疲乏,阵势多少混乱,皇甫嵩急鸣战鼓,驱兵向前,兵士各猛力齐进,冲破贼阵,东斫西剁,滚落下来许多黄巾贼的头颅。

黄巾贼众骇然奔逃,张梁也欲逃回,偏被官军杀至,来不及回马,拼着死命,左右遮拦,百忙中一着失手,已为汉朝廷的官军搠倒,从马上跌落到马下,已经死去,再经兵刃交加,立刻变成糜烂;只留其首级由快手割去,尚是完全无缺,向皇甫嵩报告军功。

皇甫嵩看见张梁已死,乘势抢城,城中的黄巾贼夺门出走,又由皇甫嵩分兵追杀,赶至河滨,黄巾贼忙不择路,一齐投入河中,河水方涨,湮没了好几万人,皇甫嵩得入广宗;看见署中摆着棺木,料想一定是张角的尸骸,即刻下令破棺戮尸,传其首级到京师;惟张角弟弟张宝尚驻守在下曲阳,未曾伏诛,乃复邀同钜鹿太守郭典,前往攻击张宝,连战连捷,阵斩张宝首级,余贼多降,差不多有十余万众。事见《皇甫嵩传》。而罗氏的《三国演义》谓张宝乃是由贼党严政所杀,不知以何为据?三张并了,贼渠已歼,首功应该推皇甫嵩,当由汉灵帝刘宏论功行赏,进升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皇甫嵩请求朝廷减免冀州一年田租,暂舒民困,有诏依议。百姓为皇甫嵩作歌道:“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皇甫嵩在军中,善能抚恤士卒,故甚得众心;及治理民政,恩威兼济,莫不畏怀。独有一前信都令阎忠,挟策干时,劝皇甫嵩入清君侧,创建奇功,大略说是:

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利剑已扬其喉,方发悔恨之叹者,机失而谋乖也。今主上势弱于刘项,将军权重于淮阴,指撝足以振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赫然奋发,因危抵颓;崇恩以绥先附,振武以临后服;征冀方之士,动七州之众,羽檄先驰于前,大军响振于后,蹈流漳河,饮马孟津,诛阉宦之罪,除群凶之积,虽僮儿可使奋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况厉熊罴之卒,因迅风之势哉?功业已就,天下已顺,然后请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齐六合,南面称制,移宝器于将兴,推亡汉于已堕,实神机之至会,风发之良时也。夫既朽不雕,衰世难佐,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棹,岂云易哉?且今竖宦群居,同恶如市,上命不行,权归近习,昏主之下,难以久居,不赏之功,谗人侧目,如不早图,后悔无及矣!议虽不经,却是奇论。

皇甫嵩看见了这种议论,未敢遽从,因而召阎忠面语道:“嵩实庸才,不足与语此举,且人未忘主,天不佑逆;若妄想大功,转致速祸,不如委忠本朝,谨守臣节,就使遭谗,也不过放废而止;死有令名,犹且不朽。如君所言,乃系反常,皇甫嵩不敢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