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齐声:“谢陛下!”
接下来便是长达几个时辰的呈状奏疏,宋凌朝几人在殿外苦苦等候,看着旭日越升越高,几人的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云昭攥着宋凌朝的衣袖担忧问道:“宋凌朝,你真的会没事吗?我是担心,万一....”
宋凌朝轻轻摸了摸云昭的头,笑道:“不怕,没事的,即便玉帝降罪于我,我也能全身而退,放心吧。”
琴一看着那满腔自信不像是装的,心中一阵惊悸,急忙问去:“你不会是打算主动降服吧?”
宋凌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争而无所不争,无为而无所不为,况且,就算我不争,也自然会有人替我争的。”
而宋凌朝之所以如此自信,则是源于昨日。
昨日在青龙殿中,为了履行对青龙的承诺,宋凌朝尝试以黑渊剑唤醒龙渊。
但,就在宋凌朝进入神像之后,却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神像中的龙渊并非深渊,而是一具应龙尸骸,白骨铮铮,盘于凌云之间,像是死了很多年。
宋凌朝走近,这才发现在龙头的正中心有一道印记,形似圆环,圆环的中心刻着斑驳的黑色神纹,宋凌朝顿时惊愕,这不正是黑渊剑的混沌极环吗?
这才恍悟过来,眼前的这具龙骸应当就是应煌。
这时,祖龙的声音在神识中响起:“主人,这神环中有极强的禁制,若是直接开启,您可能会受伤。”
宋凌朝问道:“那应当如何为好?”
祖龙道:“您以黑渊剑为引,将龙息注入剑中,再以身入剑,破其禁制,方可开启龙渊。”
随即,宋凌朝照做,高举黑渊剑,十道黑环同频共振,剑势犹如滔滔江河,涌入龙头的神环之中,很快便看到,一股白烟从其中钻出,与剑势交汇,形成太极炁场,最后两势收拢,归于剑中。
宋凌朝趁机脱灵而出,进入了黑渊剑中。
待得宋凌朝睁开眼,却发现自己身处一处战场,脚下尸山遍野,血流成河,周身是刀光剑影,杀声震天,骇然之余,瞧得对峙双方正是天庭神兵与龙族铁骑。
而以龙族为首的是一名少年,金甲铁鳞,跨马提枪,在一片金戈中浴血奋战,袍角猎猎扬起,似要将满腔热血剖于天地。
忽而画面一转,来到了一方宫阙,旌旗之下是凯旋而归的青年,古铜色的脸上多了一道赤褐色的伤疤,征衣撩动,步如流星。
贯步的终点是一座明宫,两侧士兵女侍同跪于地,高声喊道:“恭喜龙王,太子降生!”
青年未应,推门而进,疾步来到床榻前,床上女子热汗未退,怀中搂着一襁褓,与青年四目相对间,婉笑唤去:“大王,您终于回来了。”
青年二话不说,俯身搂住女子,满脸自责道:“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女子伸出手,抚上青年的脸颊,手腕上带着的龙纹玉绳极为醒目,只见她含泪一笑:“大王,快看看羲儿吧。”
宋凌朝此刻才明白,眼前这些都是应煌的记忆,而这个婴孩便是应羲。
忽而画面再转,兵临城下,王城覆灭,烽火狼烟之中,应煌胸裹襁褓,鬓发挂霜,血泣银枪,孤身面对漫天金光,脚下是堆积如山的尸体,身后是良久不息的悲鸣。
而在那片金光的前方,一名男子按剑而立,势卷残辉,宋凌朝看到那男子的瞬间,瞳孔急颤,因为眼前之人正是信天神翁,虽面容比如今年轻许多,但那眉眼绝不会错。
如果说当年封印龙宫的是魔神罗睺,灭掉龙族旁系的是信天神翁,那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什么,那就是,他们只听命一人,玉皇大帝。
此想法一出,宋凌朝只觉得心中一阵胆寒。
恍然之际,忽然疾风涌来,宋凌朝定睛看去,瞧得所有人定身不动,时间静止,似乎有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介入。
果然,下一刻,一名女子从虚空走出,怀中抱着襁褓婴孩,举止轻盈如水。
在宋凌朝惊讶的目光中,女子径直走向应煌,将自己怀中婴孩的灵魂与对方襁褓进行了交换。
做完这一动作后,瞬间便消失不见,时间重新恢复流动。
宋凌朝怔在原地,方才那女子,即便不识面容,但他能够肯定,她就是命。
到此处,宋凌朝恍然大悟,原来应羲并非应龙太子,心中更是费解,为何命要交换这个婴孩的灵魂,真正的应龙太子如今又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