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轰轰烈烈

但是,商人们考虑的却没那么多,先建个小型的作坊试试呗。

巧合的是,陕西是石灰岩最丰富的地方。

石灰石并不罕见,黏土更是遍地都是,所以,根本就没什么难度。

在工部刚刚选好了地址,开始兴建水泥作坊的时候,已经有商人尝试着烧制出了水泥和红砖。

朝廷还没有正式烧制出水泥,民间已经有人根据官报上的说明书烧制出了水泥。

只能说,官报上的水泥烧制说明书写的是真的十分详细。

长安城外星星点点的出现了很多水泥作坊,虽然这些作坊规模都不大,但是数量却很多,也产出了不少水泥。

当然了,产出的水泥质量也有优有劣。

产出的水泥也只是用来修修路盖盖房子,就算质量不是很好,也足够用了。

产出的水泥的质量即便是差一些,也比黏土强的多!

相比水泥,出现更多的是红砖。

红砖的烧制仿佛比水泥还要简单,而且材料更容易获得,黏土几乎遍地都是。

因为大量的煤炭通过水路运送到了长安,煤炭的价格也十分便宜,所以,相比水泥,红砖更是大量的被烧制了出来。

无论是水泥还是红砖都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水泥就不说了,红砖的硬度比起石头来也不差多少,而且十分规整,用起来十分方便。

水泥和红砖的质量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官报上对水泥和红砖的描述一点都没夸大,水泥和红砖的需求量也一下子激增。

长安城里有太多的屋舍需要重修,旺盛的需求,使得长安城的砖窑也激增。

朝廷的工程还没有开始,长安城的百姓竟然先开始了一场大基建。

随着官报被送到各地,水泥和红砖的烧制之法也随之传到了各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虽然水泥和红砖在地方上并没有像在长安一样立即引起轰动,却也传播了开来,假以时日,必然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