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过去那么多年。
还来嘉奖。
看来,当年的决策,做的是真对。
刘锝不动声色,继续问道:“捐献之地,可是永城县城外二十余里,古墩村村东那片水浇良田?”
“正是那片田地。怎么了……”
“可据本官近日巡查永城学田,发现登记在册、名为阁下所捐的那八十三亩学田,并非村东头的良田,而是位于南洼一带,地势低洼,今夏涝灾之后,至今积水未退,几乎颗粒无收的水袋子田……”
小主,
”张员外,这作何解释?”
张明远脸色瞬间一变,猛地站起身来:“这……这位大人,此言从何说起?”
“老朽当年捐献的,确确实实是村东头那八十三亩好田,地契、官府文书一应俱全,县尊大人也是查验过的!怎会……怎会变成南洼的田呢,定是大人弄错了!”
“不会弄错的,地契文书登记在册,您当年捐献的土地就是水袋子田……”
“张员外,你捐献之后,那田地便已收归官有,成为‘官田’,而如今官档记录与你所言,以及实地情况,截然不同!”
“大人明鉴!老朽……老朽实在不知啊!当年捐献之后,官府便收了地契,给了褒奖。之后田地如何管理、登记,老朽一介草民,如何得知?”
“或许……或许是官府后来重新丈量划分,有所变动?”
刘锝看着他慌乱的样子,心中已有判断。
这张善人多半是真不知情,或者只知开头,不知后续被调包的具体操作。
他可能是真心捐献了好田,博了个好名声,但后来这好田去了哪里,被谁运作了,他很可能被蒙在鼓里……
“那当年 ,经手的人是谁,不可能是县尊,亲自操办吧。”刘锝开口问道。
“当年捐献事宜,主要是县衙户房的陈司吏一手操办,此人……此人后来据说因‘勤勉’被调往了开封府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