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抵抗到底。
原本十二月初的战事,打的还叫一个系统。
还像是两国正规军打仗。
可倭国村落的百姓,参与了战争。
他们开始偷袭明军主力的辎重部队,这也让整个战争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戚继光下令。
沿途若有不轨者,格杀勿论。
也就是这样一个军令。
明军开始了残酷行军。
路上的所有村镇,若不及时的表示臣服,并奉献臣服的重礼,都要面对屠杀。
因为这个时候,大明的军队,已经分不清谁是敌人了。
德川秀忠的书信,在倭国这片战火纷飞中,终于到了戚继光的手上。
连绵的军帐和远处起伏的山峦在黑夜中似乎融为一体。
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硝烟味与营中升起的炊烟混杂在一起,提醒着人们这里距离惨烈的战场仅一步之遥。
中军大帐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着冬日的寒意。
靖国公、征倭大将军戚继光端坐在主位之上,并未卸甲,只是解下了头盔放在一旁。
他虽年过半百,但腰背依旧挺直如松,面容沉毅,目光锐利地审视着铺在面前案几上的军事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
连日征战,虽进展顺利,但倭军依托本土作战的韧性和复杂地形进行的顽强抵抗,也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帐帘被轻轻掀开,亲兵统领引着一名风尘仆仆、作商人打扮却难掩精干之气的男子走了进来。
那人见到戚继光,立刻跪倒在地,从贴身的夹层中取出一封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书信,双手高举过顶,低声道:“靖国公,夜不收王七,奉命潜入敌后,幸不辱命,携德川家密信归来……”
戚继光眼中精光一闪,放下手中的朱笔。
小主,
德川家的密信?
他不动声色,对亲兵统领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立刻出帐戒备。
“呈上来。”戚继光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