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岛上待了两天,每一刻都是煎熬。
夜晚,寒风呼啸,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哭泣。
白天,看到的依旧是满目疮痍和死亡。
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折磨,加上岛上的秽气侵袭,离岛之时,石田三成终于支撑不住,一病不起,高烧不退,在船舱中胡言乱语,仿佛被那些葬身岛上的亡魂纠缠索命……
船只抵达朝鲜沿海后,他被紧急送入军营医治。
稍有好转,能勉强下床时,他强撑着病体,拜见了宁国公李成梁。
面对这位造成对马岛惨剧的明军统帅,石田三成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恐惧、仇恨、敬畏,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绝望后的麻木。
他恭敬地行礼,随后,提出要返回倭国的请求。
李成梁只是淡淡地看着他,没有胜利者的骄狂,只有一种冰冷的平静:“回去告诉丰臣秀吉,守信履约,方可保平安。若再生异心,对马岛,便是前车之鉴。”
石田三成唯唯诺诺,不敢多言。
不久后,他便在一队明军的“护送”下,登上了返回日本的船只,带着屈辱的条约和满脑子的地狱景象,离开了这片给他和整个倭国带来噩梦的土地……
当石田三成在海上漂荡,身心俱疲地返回日本时,大明帝国的首都北京,正沉浸在万历二十年到来的喜庆与繁华之中……
战争的阴霾似乎远离了这座伟大的城市。
虽然北方寒风依旧,但街巷之中早已是张灯结彩,人流如织。
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火药香、食物香气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小贩们吆喝着售卖各色年货,从香甜的关东糖、蜜饯果子到鲜艳的年画、窗花,应有尽有。
孩子们穿着新衣,在雪地里追逐嬉闹。
富庶之家门前车马盈门,互相宴请,谓之“吃年酒”。
紫禁城内更是装饰一新,处处彰显着皇家气派与太平盛世的景象。
宫宴、赏赐、祈福仪式接连不断。
尽管皇帝朱翊钧并未大肆铺张,但新年的喜庆气氛依旧充盈着宫苑。
似乎所有人都暂时忘却了远方的战事,享受着这岁末年初的安宁与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