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申时行下意识地想劝谏,“此事若公开,恐生事端,朝堂之上……”
朱翊钧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掌控一切的笑意,打断了他的话:“能生何事端?阁老多虑了。”
“朕登基二十余年,虽不敢说乾坤独握,但这朝堂之事,大体还在朕的掌握之中。些许议论,翻不起大浪。此时瞒着,若日后事情泄露,反显得朕与内阁行事鬼祟,徒惹猜疑,届时更难以收拾。何不坦诚布公……”
他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申时行身上,那眼神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后续的所有步骤:“他们要谈,便让他们谈。”
“李成梁在对马岛的压力不能松,朝鲜的善后、浙江的防务、还有……北军的调动与适应,也都需要时间。谈,本身就是在帮我们争取时间。谈得越久,对马岛上的倭寇就越弱,我们的准备就越充分。”
申时行闻言,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不禁为皇帝这份深谋远虑和沉稳心态所折服。
原来陛下早已思虑周全,议和本身也成了战略的一部分。
他立刻躬身道:“陛下圣虑深远,老臣不及。如此,确是堂堂正正之师,阳谋必胜之道。”
朱翊钧走回御案后坐下,恢复了之前的平静:“既是堂堂正正之师,阳谋必胜之道,那申阁老……”
“老臣在。”
“你即刻将倭使求和、以及张佳胤、戚继光的奏疏大意,明发内阁,并通传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各道御史知晓。明日,后日,你们在文华殿共议此事。”
“就议该不该议和吧,让不让这个石田入京……”
“是,陛下。”
申时行领命退出乾清宫后,并未立刻返回内阁值房,而是站在汉白玉的台阶上,望着眼前层层叠叠的朱红宫墙和金色琉璃瓦,微微出了会儿神。
秋风吹动他花白的胡须,带来一丝寒意,却也让他纷杂的思绪清晰了许多。
陛下“不想议和,但也不想瞒”的态度,必将引起巨大的波澜。
他几乎可以预见接下来两日文华殿内将会是何等景象。
轻轻叹了口气,申时行整理了一下袍服,脚步加快,向着内阁方向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