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大军,十几万民夫经过数月的饥饿、疾病和自相残杀,数量已锐减至不足三分一,且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朝鲜半岛西南部沿海的崎岖山林间。
那三千余名侥幸登陆的倭军武士,早已不复登陆时的凶悍与侥幸。
他们像一股渗入沙地的污水,最初还试图汇聚成流,但在朝鲜军民日夜不休的围追堵截下,很快就被迫分散成了十几股、几十股更小的队伍,试图以此增加生存和隐匿的机会。
然而,这不过是延缓了覆灭的过程。
朝鲜军队大明将领的指挥下,动员起了远超以往的力量。
各地的官军、义兵像梳子一样,反复梳理着这些倭寇可能藏身的每一片山谷、每一个村庄。
失去了后援、补给,甚至失去了明确目标的倭寇小队,很快陷入了绝境。
他们抢不到足够的粮食,因为村庄要么坚壁清野,要么就有武装乡勇守卫。
他们无法安心休息,因为号角和喊杀声可能在任何时刻响起。
山林不再是掩护,反而成了困死他们的迷宫。
一场场小规模但极其残酷的战斗在各地爆发。
饥饿疲敝的倭寇往往做困兽之斗,爆发出的绝望战力偶尔能让围剿的朝鲜军队付出代价,但结局早已注定。
他们的人数在一次次的遭遇战中锐减,被歼灭、被俘虏、或因伤重和疾病而倒毙于荒山野岭。
最终的战报被快马加鞭,一路向北,传递至位于釜山一带的中军大营。
大营内,李成梁正站在海图前,目光如鹰隼般盯着对马岛的方向。
围困已有时日,岛上的消息虽不详尽,但通过各种渠道传来的只言片语,都已描绘出一幅地狱般的景象。
他正在筹划下一步的紧缩,以求用最小的代价彻底耗尽岛上倭军最后一丝生机。
这时,一名亲兵捧着最新从朝鲜方面转来的战报,快步走入帐内。
“帅爷,朝鲜西南观察使联名呈报,关于境内残余倭寇清剿之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