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伏案疾书,案头堆满各家大名的检地账册。
四国伊予的长宗我部家出兵八千,中国地区毛利家作为西国重镇出兵一万人,近畿的细川、前田等谱代大名亦各有定额。
甚至远在关东的德川家康,也收到了征调船只、粮秣和部分兵力的命令。
除此之外,还有船只征调令, 长束正家负责。
命令沿海诸大名,特别是九州、四国、濑户内海沿岸的领主,如小早川隆景、九鬼嘉隆等水军将领,征调、建造所有可用船只——从巨大的安宅船、关船,到灵活的快船小早。
物资征调与囤积,增田长盛统筹。
命令各地大名将征调来的粮米、火药、铅弹、箭矢、刀枪、布匹、药品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陆路和海路运往九州北部的博多港。
同时,在博多湾沿岸设立巨大的临时仓库区,由奉行所的直属官吏监督囤积。
命令中严苛地规定了数量、质量和时限,违者重罚……
倭国在万历十七年,比另外一个时空提前了三年,开始了进攻朝鲜的计划。
命令如雪片般飞出伏见城,落在各地大名的案头。
反应却远非铁板一块。
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尾张出身、与丰臣秀吉关系密切的武将,以及石田三成等文治派嫡系,率先响应。
他们在领地内疯狂征兵、搜刮物资,动作迅猛,甚至超额完成指标,以期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抢得头功。
加藤清正甚至在肥后日夜赶造新船,声言要打造属于倭国的“无敌舰队”,不过造过船的船的朋友都知道,这可是一个慢工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