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则新政可期成功,社稷可享其利,而朝廷亦无仓促推行之虞。此乃老臣见解……陛下圣裁……”
申时行的建议可谓老成持重,考虑周全。
先易后难,先在富裕、文教基础好的南方试点,成功后再推广,这是最稳妥、风险最小的路径。
他特意强调了“三五年”的观察期,也是给这个官立蒙学留足了调整和缓冲的时间。
然而,朱翊钧听完,眉头却微微蹙起。
他理解申时行的顾虑,也承认其建议的合理性。
可却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沉默片刻,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哪里不对劲了。
“阁老老成谋国,所虑深远。试点之策,朕亦深以为然。新法初行,确需谨慎,积累经验,完善章程,此乃正理。”
申时行心中一松,以为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但朱翊钧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头一紧:“然则,阁老所荐浙江、南直隶为试点,朕以为,不妥!”
“浙江、南直隶,文教昌明,富庶甲于天下,民间殷实者众,纵无此官学,普通百姓读书识字都无难处。”
“朝廷新政,首要惠及的,正是那些无力负担束修、最易失学的寒门稚子……”
“而这些孩子,多在何处?”
“在朕的京畿脚下!在北地这些尚不富庶,甚至颇为清苦的州县乡野,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若只在江南富庶之地试点,纵有成效,又如何能证明此策在贫瘠之地、在真正需要它的地方也能行得通……”
“又如何能检验出钱粮筹措在艰难之处的真实困境……”
“在江南成功,不等于在北地也能成功,若避重就轻,只在容易处开花结果,遇到难处之后,花就败了,也结不出果子,那这个试点有何意义呢?”
“要试,就要在最难处试!要在最易出乱子的地方试!”
“唯有如此,才能试出真问题,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