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云归来之后,宋风自然也是不吝啬于传承,直接就将传自于教祖的道经,传授给他。
“此经文得传自清幽教祖,乃是整个大荒天地之中,一等一的玄妙经文,修持此经,前路可期,日后一定要努力修持。”
传授云玄妙经文之后,宋风则是如同寻常的老师一样,开始训诫教导。
毕竟这传承经文,来历属实了不得,是真真正正证就了混元的教祖,修行总结而来。
真的说起来的话。
别看这道经,看起来有些大路货色,几乎所有的幽罗功亲传都有这玩意儿,但却是实打实的,是能够修行到混元境界的真经。
当然,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全结合,也不能将两者都分开。
说句不好听的。
同样都是一本道经,有的人能够修行到真圣,有的人却只能是将其,当做引气修行的一门妙法。
反正现如今幽罗宫座下,还没听说过谁参悟了因果,成为了大神通者的。
在这方面,幽罗宫自然就差那么一点点,毕竟人家清微教主座下,景明宫的那一位大师兄,好像已经成为大神通者了。
不过这一切,也不可放在一起交谈,毕竟人家景明宫,好像就只有那一位大师兄。
绝对是一对一的教育。
这可比玄玉宫,那十二仙首的精英人才教育牛多了。
毕竟再怎么说,玄玉宫虽说都是收的,跟脚极为非凡之辈,但每一辈之中,都不知道有多少弟子能拜入其中。
十二仙首是十二仙首。
其他同辈的修行者。是同辈的修行者。
虽然当今的十二仙首,各称师兄弟,但是他们之间的差距,可是成千上万年。
一辈儿之中,可能收几千几万个弟子,但是几千几万个弟子,就只有一个成为这一代仙首。
所以说,别看玄玉宫之中某一位仙首可能相对较菜,但是他可能是那一辈之中,最最耀眼的存在。
还是那句话,谁曾经还不是个天才?
但是,当万古诸多天才都汇聚在一起,总会分出高下,自己实力不够,那就只能老实让位。
听到了自家师父如此说,云也是满脸的激动:
“师父,弟子必一定认真修行,绝不辜负您的期待!”
修行了此前的经文,在修行着幽罗宫的道经,双方之间的差距,自然也是一眼就能看得出。
更何况。
此前宋风传他的经文,走到五气朝元,便已经到了顶,接下来想要铸就庆云法相,那就得另作他法。
这就涉及到成仙之秘要。
虽然,看似幽罗宫之中真仙不少,但是哪一个成就真仙的,不是一时之人杰?
但是,幽罗宫道经却将诸多密要都记载在道经之中,甚至还有着铸就庆云法相之法。
这法相极为非凡了得。
并不是如同宋风这样,修行到某一个地步,以大天资大法力铸就法相的手段,而是平凡的允许一切弟子,修成自己的庆云法相,
也就是说,只要有弟子修行到这一步,铸就庆云法相就是水到渠成的一步,根本没有太多限制。
只要你修行的是幽罗宫的经文,那最次也能铸就庆云法像,这就是属于平台不同。
另一方面,也是说当今的大荒,本钱实在是太过雄厚,什么所谓的灵机道韵,各种各样的宝物,对大荒来说,不过是一粒沙土。
只要你跑不出这一方世界,死了之后,仍然还会归还于天地之间,祂根本不在乎。
凭他们去玩吧。
将幽罗宫的道经,传授给云之后,宋风则是挥了挥手,直接就让自己这一个便宜弟子下山去。
“东海附近有贫道坐镇,尔等便可安然修行,贫道等着东海之滨化作人族疆域,也等着看我玉泉山道统香火不断。”
如今东海之滨,他算得上是老大,此前的时候,他还不敢这么说,毕竟谁知道东海之滨有啥。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参悟了造化,证就了真圣,将阴阳元磁神光修行到了通玄境界,这个东海之滨有哪些修行者,他一眼扫过去便知晓。
也正是因为,他探查过东海之滨,也让这些人,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他的威名,所以他这才如此自信。
一位将神通,修行到通玄的真圣来找你聊天,就问你怕不怕?
反正东海之滨,少有的那几位真仙级别的高手,一个个的自然也是战战兢兢的。
当然,倒也没有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