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改进之法

若滇贵之地也种不了,怕得传信与郑侯爷,让他在南洋继续给陛下送咖啡了。

宋应星暖了手,坐在王徵对面,看了一眼桌上的图纸说道:“研究得如何了?”

王徵闻言摇了摇头,取出一张被反复修改、布满墨迹的图纸,指着上面一个复杂的管道回路说道:“陛下之思,犹如天马行空,令我辈豁然开朗,可要将这空中楼阁,落于实地,却需一砖一瓦,耗尽心血啊!”

王徵又叹了一声,说道:“陛下所言余热循环,原理甚明,然这废弃引入工坊地下,管道如何铺设方能均匀散热,而不至此处滚烫,彼处冰凉?若热力不均,纱线干燥不易,反而更损品质。”

宋应星看着图纸,没有立即回答,片刻后,他从笔山上取过一支细狼毫,另取一张纸迅速勾勒起来。

王徵凝神去看,见他划出管道脉络,又在主管道旁勾勒出无数细小支管,如树根盘错,遍布地下。

王徵倏地豁然开朗,还未等宋应星开口就道:“长庚是想仿照人体经脉,主脉粗壮,支脉细密,层层递进...”

“对,”宋应星点头,“这主管道沿墙基铺设,再由此分出细管道,再与各支管开口处,设一可调节铜阀,灵活控制各区域热量...”

王徵闻言凑近细看,昏黄的烛光将他眼角的皱纹照得愈发深壑,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铜阀之事,明日我与李不漏商议,选用上好锡磷青铜,再以石棉绳混了油脂做密封,或可一试。”

李不漏是江南擅长铜铁焊接的顶尖匠人,好不容从江南技术学院中挖出来的人才。

解决了一个问题,却还有别的问题。

王徵拿起另一张图,上面绘着冷凝器的结构。

“此物更是艰难,”王徵叹了一口气,“陛下要我们将做功后的废汽迅速冷却为水,再回输锅炉,想法极好,可这迅速二字,谈何容易?我们用生铁铸了几版,不是冷凝太慢,便是受不住冷热交替,轰然开裂,孙木匠都快将江南的铁矿试便了!”

宋应星放下笔,将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继而转头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

“天地造化,自有其律,水汽遇冷则凝,此为常理,然急速二字,关键在一导字,百炼精钢,需以冷水淬之,其表面会瞬间凝结成无数细密水珠,因其表面光滑,导热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