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祸水东引

李邦华讶异,心想陛下何时这么好说话了?

不过他也并未反驳,得了令便去同建奴使臣巩阿岱商议。

“李卿,北边可有消息了?”朱由检看向门口等候着的李若琏问道。

“陛下,有!”

李若琏面上郑重,若是细看,不难看出脸上有隐约的喜色,以及夹杂在喜色中的一丝忧虑。

“看上去倒像把你难住了一样,”朱由检打趣道:“说罢,他们谈的怎么样?罗刹是要了什么苛刻的条件不成?”

“罗刹国已经答应了结盟,这是张大人送回来的书信,还请陛下过目。”李若琏取出一份奏本递了上去。

从罗刹国到北京,这可谓万里迢迢,可算着日子,送信的人不过用了数月就将奏本送到,委实能称得上一声奇迹。

而当朱由检看了奏本之后,才明白张佳玉为何如此吩咐。

“辽东锦衣卫所的人接到信使后,那人已是支撑不住,交了奏本便力竭而死,辽东锦衣卫见此,知晓必是出了大事,马不停蹄从辽东入京,这才节省了时日。”李若琏解释道。

“厚葬,好生抚恤!”朱由检放下奏本,面上也露出几分凝重,“建奴竟然也妄图同罗刹结盟,还想着献辽东土地,岂有此理!”

“所以,他们才派出使臣团来扰乱我们视线,好令我们麻痹大意!”

“如今,罗刹国已是同我大明结盟,建奴为何还要如此做?他们接回人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总不会多尔衮真想接个政敌回去?”

朱由检指节叩着御案,倏地抬头看向李若琏,“或者,他们想要祸水东引...”

“陛下的意思是,”李若琏也转过弯来,“建奴百姓若知晓他们同罗刹国结盟不成,定心生怨怼,或责怪朝廷无能,对多尔衮这个即位时间短的皇帝也不利,所以...”

“他们要将国内矛盾转移,最好的地方,便是我大明,”朱由检眼神渐渐清亮起来,“如果人质在回去的路上遭遇不测,而这不测,恰好是我大明主导,你猜,建奴会不会煽动百姓对我大明仇视?”

李若琏静下心来慢慢分析,“若我两国再起争端,恐怕顾不上同罗刹国结盟一事,奏本中所言造船术、贸易之事定会耽搁,一旦耽搁,建奴便有可趁之机。”

“哼,我说多尔衮怎么突然这么好心了,”朱由检想明白了一系列事之后,起身踱步殿中,“那便将计就计,人质回赫图阿拉这一路上,你命人暗中跟随,若当真有动手的,给朕拦下,把人质给朕带回来!”

“若是没有呢?”李若琏却是担忧另一个可能,如此,难道还真让人质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