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优秀学生

“如今可来了有多少人?”朱由检问道。

朱由检一开始就想着在北直隶这边选,也就两百人,不用如此兴师动众。

可这消息传出去后,南直隶甚至包括三边、蓟辽都来了不少人,眼下这京师城里,除了各地考生之外,还有不少穿着劲装的女子。

“据统计,已是来了约莫五百多人,臣特地安排了京郊一处庄子,让她们都住庄子上去。”方正化说道。

“好,这几日京师防卫可得仔细着些,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事情交代给方正化,朱由检也放心,这边刚要重新批奏本,见外面王家栋探头探脑的,不由笑着道:“滚进来,什么事?”

王家栋忙躬身回道:“清江船厂来的奏本。”

“拿来!”清江船厂来的话,不知是宋应星还是王徵。

奏本打开,一看署名是宋应星同王徵联名,其中内容也写了不少,对于王徵用蒸汽机制了不少农耕用具,朱由检很是惊叹了一番。

他就说,这个时代大明的科学家才是世界顶尖的,只要给他们一个概念,他们就能给你研究出来,除此之外,还能扩散触类旁通。

尤其是王徵这种一心在科研上的人,这次是农耕,下次还不知又要捣鼓些什么出来。

朱由检已经开始期待起来。

而后又说到稻种的问题,宋应星的意思是希望能有朝鲜的稻种可以试验一番。

“朝鲜稻种?”

是啊,自己怎么忘了呢,辽东这地理环境,还真就同朝鲜相似,除了朝鲜,日本北海道地区的稻种应当也是适用的。

“来人,”朱由检朝外喊了一声,站在殿外的骆养性当即走入殿中,“命人立即传信周全斌、李若琏,让他们同朝鲜要一些稻种来!”

“是!臣这便去 !”骆养性道。

“对了,传吕大器入宫!”朱由检又吩咐了一句。

吕大器管着市舶司,市舶司又有这么多外商,说不定有人带着粮食作物呢?

就算没有,只要大明市舶司传达了这层意思,下一次贸易,还担心没有人主动将农作物带来?

吕大器正在整理货物名录,陛下虽说只要入境的货物,可他还是又整理了一份出境的,也好比对着一起看看,说不定陛下又有别的什么想法呢!

听到宫里的消息,立即放下手中事,坐着小轿朝宫里去。

街道上的沙尘已是好了许多,但仍然需要系着面巾才能出门,是以,行人也比前些日子多了不少。

商铺重新开门做起了买卖,忽听得外面传来吵嚷声,吕大器掀开帘子朝外看了一眼。

但见一个小商铺中,有几个少年推推搡搡的,许是因为什么闹了矛盾。

吕大器瞥了一眼后便放下了帘子,是哪里的考生吧,往年一到这个时候,这种事便多了起来。

这些自命不凡的少年人啊,只有接受了朝堂的毒打,才会明白读书的日子有多么难得!

不过吕大器猜错了,小商铺中的这些少年可不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而是大明军事学院的学生。

()